拨动乾坤步转移,南观北斗有谁知。
金乌暮向西山急,晓逐扶桑半夜飞。
解析
- 诗句释义:
- “拨动乾坤步转移,南观北斗有谁知”:这两句描述了天文现象及其影响。其中“拨动乾坤”形容天体的运转非常显著,“步转移”指的是星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南观北斗”可能是指通过观察北斗七星来定位方向,“有谁知”表达了这种自然景象的神秘和不易察觉。
- “金乌暮向西山急,晓逐扶桑半夜飞”:这两句继续描述太阳的变化。这里“金乌”是古代对太阳的称呼,“暮向西山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太阳迅速移动的景象,“扶桑”则可能是东方的一棵特定树或地标,表示太阳升起的地方。
- 译文对照:
诗句:“拨动乾坤步转移,南观北斗有谁知”
译文:“天体的运转如此显著,人们如何知道呢?”(注:原文中的“步转移”、“南观北斗”可能需要进一步解释以适应现代读者的理解)
诗句:“金乌暮向西山急,晓逐扶桑半夜飞”
译文:“太阳在黄昏时分急速向西山移动,而在拂晓时又跟随扶桑向东升起。”(注:原文中的“金乌”,“扶桑”需要更多背景解释)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中国古代对天文现象的独特理解和欣赏。诗中“拨动乾坤”与“步转移”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运动规律的关注;“金乌暮向西山急”和“晓逐扶桑半夜飞”则描绘了日出日落的美丽场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时间的流逝。此外,诗中还隐含了人们对自然界敬畏之情和对未知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