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生,万物萌。
天本清,地常宁。
四时行,万汇成。
如纬经,如权衡。
天心平,人心诚。
日月明,鬼神警。
方知天地分浊清,古今无亏盈。
圣泉拄杖犹通灵,敲骨出髓。
方悟从上诸圣碗鸣声,犹较芭蕉半月程。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以及人类应遵循自然法则,保持内心的平和。

诗句释义:

  1. 一阳生,万物萌:春天来临,万物开始生长。
  2. 天本清,地常宁:天地本来清明,大地总是宁静的。
  3. 四时行,万汇成:四季运行,万物繁衍。
  4. 如纬经,如权衡:如同纬线和经线一样,如同天平与秤砣一样。
  5. 天心平,人心诚:天心(指天道)平静,人之心(指人道)诚实。
  6. 日月明,鬼神警:日月光明,神明警觉。
  7. 方知天地分浊清,古今无亏盈:这才知道天地之间分为清浊,古今之间没有任何亏损或盈余。
  8. 圣泉拄杖犹通灵,敲骨出髓:圣人的泉水杖依然能够通灵,敲击骨头可以取出骨髓。
  9. 方悟从上诸圣碗鸣声,犹较芭蕉半月程:终于明白了上面所有圣者的教诲之声(比喻),就像比较一个半月的长度一样简单明了。

译文:

在春天到来之际,万物开始苏醒生长。
天地本就清明,大地永远安宁。
四时有序地运行,各种事物都繁衍成长。
这就像经纬线一样,像天平与秤砣一样。
天心(即天道)平静,人心(即人道)诚实。
日月光明照耀,神明警觉警戒。
这才认识到天地之间分为清浊,古今之间没有任何亏损或盈余。
圣人的泉水杖依然能够通灵,敲击骨头可以取出骨髓。
最后领悟了上面所有圣者的教诲之声(比喻),就像比较一个半月的长度一样简单明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谐、秩序和平衡的赞美。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应当顺应自然法则,保持内心的平和。通过对比“清”与“浊”,“明”与“暗”,以及“诚”与“妄”,诗人强调了真理和美德的重要性。诗中还提到了“圣泉”和“圣言”,象征着智慧和教诲的力量。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哲理性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