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穿针,尽十方皆成线路,你诸人为什么透不过。
天明吃粥,无一丝毫不露真机,你诸人为什么拨不转。
透不过处,路布分明。
拨不转时,真机独露。
半夜梦中惊骤雨,三更枕上听秋声。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主要通过描述半夜穿针和天明吃粥的情景来表达禅宗的“无我”和“无物”的哲学思想。
诗句解释与译文:
第一句:“半夜穿针,尽十方皆成线路。”
“半夜穿针”是一种比喻,意指在半夜时分进行的活动(如穿针引线),但因为是在半夜,光线不足,所以难以看清。这象征着在黑暗中努力追求真理或目标,但由于环境或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第二句:“你诸人为什么透不过。”
这里的“透不过”指的是难以理解或领会禅宗的精髓。这句话强调了禅宗中的“悟性”和“悟道”。在禅宗中,“悟”意味着对生命、宇宙和存在的深刻理解,而这种理解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或瞬间被触发的。第三句:“天明吃粥,无一丝毫不露真机。”
“天明吃粥”是另一个比喻,表示在黎明时分开始新的一天时,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这里强调的是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所迷惑,看到事物的本质。第四句:“你诸人为什么拨不转。”
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中的“顿悟”概念。顿悟是指突然之间领悟到某种真理或道理,这种领悟通常是突然而强烈的,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或积累。第五句:“透不过处,路布分明。”
这是对禅宗中“顿悟”的一种描绘。当一个人突然明白某件事时,他的理解和认知会变得更加清晰和明确。这里的“路”指的是通往真理的道路,而“布分明”则强调了这种道路的明确和直接。第六句:“拨不转时,真机独露。”
这句话与前面的句子相呼应,强调在禅宗中,只有那些真正领悟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真相。这里的“真机”指的是事物的真实本质,而“独露”则强调了这种本质的不可隐藏和显而易见。最后两句:“半夜梦中惊骤雨,三更枕上听秋声。”
这两行诗进一步描绘了禅宗的意境。它们暗示了禅宗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即在宁静的环境中,通过冥想和思考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同时,这些诗句也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因为在禅宗中,修行者常常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场景的描述,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它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和坚持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读者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要有耐心和洞察力。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诗意,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哲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