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融法界,念尽毗卢。
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
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
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

【注释】

尘融法界:指心如虚空,与法界融合。

念尽毗卢:念即念想,毗卢为梵语“须弥”之意。意谓心念清净,达到毗卢(须弥山)之境。

咫尺跨于大千:咫尺指近处,大千乃指宇宙万有。意谓心念清净,可以跨越宇宙万物。

刹那超于三世:刹那指瞬间,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意谓心念清净,瞬息之间即可超越三世。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过去诸如来指释迦牟尼等古佛,秤锤落井比喻其智慧之高;现在诸菩萨指观音菩萨等,塞壑填沟比喻其慈悲之行。

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未来修学人指未来众生修行之人,如麻似粟比喻其众多。

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回头拾得新罗箭比喻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得到善知识或善因缘,但最终仍需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修行。

【赏析】

此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修行过程的理解,强调了心念的重要性和修行的艰辛。

尘融法界,念尽毗卢。 —— 修行者的心念要像虚空一样广阔,要能够与佛法法界融为一体。

咫尺跨于大千,刹那超于三世。 —— 修行者的心念要强大到能够跨越宇宙万物,超越时间的限制。

过去诸如来秤锤落井,现在诸菩萨塞壑填沟。 —— 修行者要像古佛一样拥有高深的智慧,也要像菩萨一样拥有无尽的慈悲。他们的行为就像是秤锤落入井中,或者是堵塞了沟渠。

未来修学人,如麻似粟。 —— 未来的众生数量众多,修行之路漫长而艰辛。

回头拾得新罗箭,自是诸人不丈夫。 —— 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需要得到善知识的指点,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修行。他们都是真正的男子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