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双涧路,脚下起尘埃。
苕帚忙忙扫,何曾扫得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拾得携苕帚赞”
- 解释:“拾得”在佛教中指一位行者,常被描绘为行走于山林间以寻访和传播佛法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修行者或行者,手持苕帚,可能是在赞美其勤勉扫除世间尘埃的行为。
- “往来双涧路”
- 解释:描述一个人或物体频繁地往返于两条小溪之间,强调其频繁和重要性。
- “脚下起尘埃”
- 解释:表示行走时尘土飞扬,暗示了行者的辛勤和对环境的关怀。
- “苕帚忙忙扫,何曾扫得来”
- 解释:苕帚虽忙碌地扫去尘土,但似乎并未真正清理到源头。这表达了一种徒劳无功的感觉,或者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看似忙碌却无效努力的批判。
译文:
拾得携带着苕帚,在双涧路上来回奔波,脚下扬起了尘埃。他虽然用苕帚努力清扫,但似乎并没有真正将尘埃扫入水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行者在追求清净与真理过程中的艰辛与徒劳。苕帚作为工具,代表了行动与努力,而尘土则是世俗的尘埃,代表干扰与污染。行者的勤劳并未带来内心的清净,反而更加深了他与世俗的距离。诗中蕴含的哲理和禅宗思想,使这一行为具有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