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暑未收,金风渐作。
弹指声中,门开楼阁。
【注释】:
伏暑未收,指盛夏已过,暑气渐退;金风渐作,秋风开始吹拂。弹指声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门开楼阁,指秋天到了,门打开,可以见到高耸入云的楼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诗的前两句写伏天过后,秋风来临,人们盼望着秋的到来。后两句写秋风扫尽了夏天的炎热,也扫去了人们心中的烦忧,人们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丽景色。整首诗通过写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伏暑未收,金风渐作。
弹指声中,门开楼阁。
【注释】:
伏暑未收,指盛夏已过,暑气渐退;金风渐作,秋风开始吹拂。弹指声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门开楼阁,指秋天到了,门打开,可以见到高耸入云的楼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诗的前两句写伏天过后,秋风来临,人们盼望着秋的到来。后两句写秋风扫尽了夏天的炎热,也扫去了人们心中的烦忧,人们可以欣赏到秋天的美丽景色。整首诗通过写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①抛砖引玉: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 ②老香严:即香严禅师,唐代著名僧人。 ③打著(zhe)南边动北边:把南边的钟敲得声音传到北面。指钟声远扬,影响很大。 ④听事不真:指皇帝在听政时,没有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 ⑤错流传:错误地流传下来。 【赏析】 《颂古十一首》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组诗。此诗为组诗之一。《旧唐书·方技传》记载“香严”是唐代著名僧人,贾岛曾向他问法
【注释】 1. 颂古:题咏古代的诗歌。十一首:《颂古》诗共十一篇,作者选了其中九篇。 2. 其九:指《颂古十一首》中的第九篇,即此诗。 3. 拨草瞻风:形容急切地盼望。 4. 剑客:指行侠仗义的人。 5. 桃花一见便欣然:形容看到桃花就高兴,比喻见到知己之人。 6. 真到:真正到了。不疑:一点也不怀疑。 7. 放下更参三十年:放下心来,再过三十年。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人的诗
布袋赞 布袋横拖,肚皮捺下。 行货有些,没人酬价。 拊背觅钱真奉化。 注释: - 布袋(即布袋戏人偶):一种戏剧表演形式,演员通过操纵木偶进行表演。 - 横拖:形容布袋戏人偶的形态,仿佛被横着拖拽。 - 肚皮捺下:指将腹部压在下方的动作,暗示人偶扮演的角色或情节。 - 行货有些:暗示该人偶是某种类型的商品,可能因为质量或制作问题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 没人酬价
诗句原文:地藏栽田博饭,大似饥过心荒。 译文解释: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田地,种植着各种农作物,供养着人们的食物。这种食物就像饥饿时的心情一样,既满足又渴望。 关键词解释: - 地藏:指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萨,被认为是救世主的化身之一。 - 田博饭:比喻田地里丰收的庄稼,象征着富足和丰盛。 - 饥过心荒:形容极度饥饿时的心理状态,也比喻人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强烈需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
雨后五峰,云横玉几。 雨后的五座山峰云雾缭绕,云朵像玉几一样横亘在空中。 日面月面,只这便是。 太阳和月亮都是佛鉴的面容,这就是它们的真实面貌。 道是佛鉴,舌拄梵天。 这是佛教经典中所说的佛鉴,舌头支撑着天空般的梵天。 道非佛鉴,眉毛拖地。 这并非佛教经典中的佛鉴,眉毛下垂到了地面。 更言两对君王,三奉诏旨。 还提到了两个皇帝和三次诏书。 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谁不识你。
注释:大家都说赵州是勘破世事的智者,却不知正是婆子勘破了赵州。 当有气量时,他故意装出有气量的样子;在不风流的地方,他也能显出风流来。 赏析:这是一首咏禅诗,颂扬赵州和尚勘破世事的胸襟气度。全诗语言平易,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禅宗“即心即佛”,“见性成佛”的思想。 首句“尽道赵州勘婆子,不知婆子勘赵州”,说人们都称赞赵州是勘破世事的智者,却不知正是婆子勘破了赵州。此语一反常理,发人深省
【注释】 ①撼树:比喻做事费力,或指做某事不顺手。②一成:指一件事办得差不多了。③二不是:指两件事都办不成。④张弓:拉满弓。⑤侬:你。⑥贼过之后:形容事情办得干净利索(“过”字是虚词,无实意)。 【赏析】 《宋史·陆游传》载,陆游一生酷爱梅花,他常在雪中踏雪寻梅,以赏梅花之胜景,以抒自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此诗就是写他在雪中赏梅的情景。 首句“撼树良久”,意思是说诗人在雪中寻觅梅花,找了很久很久
注释1:哑子观音,指的是不开口说话的观音菩萨形象。她通常以慈悲为心,默默无闻地帮助众生。 注释2:赞者舌秃,指那些赞美观音菩萨的人因为口齿不清而变得秃顶。这可能是因为长期口诵经文,导致舌头磨损或者疾病引起的。 注释3:画者口哑,指的是那些画观音菩萨的人因为长时间的口述和描绘,导致口舌干涩或发音困难,从而变得口哑。 注释4:篮里锦鳞,意指在篮子里装着美丽的锦鲤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颂古十一首 其一 2. 心手相忘 3. 二俱得妙 4. 箭箭中 5. 未脱窠臼 6. 好手手中呈好手 第一句:颂古十一首 其一 注释: - 颂古:这里指代的是诗歌。 - 十一首:指的是共有十一首诗。 - 其一:是序号,表示这是第一首诗。 赏析: 这一句直接点明了本诗的内容——关于“颂古”的十一首诗中的第一首。这里的“颂”可能指的是赞颂、歌颂的意思
``` 狗子佛性无,铁船水上浮。 顺风帆未挂,已过洞庭湖。 注释: 狗子:比喻没有信仰或不坚定的人。 佛性无: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但需要通过修行才能显现出来。 铁船:形容坚固无比。 水浮:在水中漂浮。 顺风:风向与船行方向一致。 帆未挂:没有挂起船帆。 过洞庭湖:指船只顺利地穿过洞庭湖。 翻译: 那些没有信仰或不坚定的人就像没有佛性的狗,他们无法在人生中找到真正的目标和意义。然而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五十八 九十长期,三分过二。 觉海浪平,铁船无底。 寒山子水牯牛作么生,切不得道大家在这里。 【注释】: 1. 九十长期,三分过二:这是一句佛教用语,表示时间长久。九十长年,指九十年的修行;三分过二月,指三十年的修行。 2. 觉海浪平,铁船无底:这句话的意思是觉悟的人看世界如同平静的大海,没有起伏;铁船没有底部,比喻事物无法捉摸。 3. 寒山子水牯牛作么生:寒山子的水牯牛
注释: 现成公案,了无迁变。 入了门,一见便见。 左顾则狮子颦呻,右盼象王回转。 灵山一会俨然存,捏聚春风成一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禅宗的意境。现成公案,了无迁变。这句话告诉我们,禅宗认为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真理,因此禅宗强调直指人心,顿悟本性。入得门来,一见便见。这句话表明了禅宗的修行方法,即通过直接面对自己的内心,就能看到真理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问处分明答处亲 这句的意思是,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明确地回答,而当问题解决后,我们也应该以亲人的身份来对待。这里的“分”可以理解为“处理”,“答”可以理解为“答复”,“处”可以理解为“对”,而“亲”则指的是亲人、朋友。整句的意思是,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以明确的态度来回答,而在问题解决后,我们也要以亲人的身份来对待。 2.
注释: 作家相见,啐啄尤乖。 达士相逢,握鞭回首。 捡点将来,已落第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作家相见,啐啄尤乖”意谓作者相见,如同啄食和飞鸟一般不合拍。颔联“达士相逢,握鞭回首”意谓达士相逢,如握着马鞭回头,指那些志向远大的人与自己相遇却无法交流。颈联“捡点将来”,意为捡拾着来日的希望,指那些志向远大的人已经落在后面了。尾联“已落第二”意谓已经落到了第二位
【注释】 偈颂七十六首其六十二:六载雪山修,几乎没合杀。半夜睹明星,和盲勃睟瞎。 六载:六年。 雪山修:修行六年。 几乎没合杀:几乎没有能够活下来。合杀,指能存活下来的人。 和盲勃:同音字“和漠”,即和漠。 勃:同音字“勃”,即勃勃。形容茂盛的样子。 睟:通“晼”,光明的意思。 瞎:同音字“瞎”,即瞎。 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颂诗,写一位僧人在雪山修行六年,几乎不能活下来,但是最后终于见到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