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出重关一瘦筇,湖湘江浙绝行踪。
自从得个安心法,禅道先儒只此宗。
【注释】
(1)透出重关:意指通过重重难关。
(2)瘦筇:竹杖,筇竹为竹名。
(3)湖湘、江浙:泛指南部及东南各地。
(4)禅道、先儒:禅宗与儒家两家思想。
【赏析】
此诗是赠予蜀中李道士之作。诗人在蜀中与李道士结缘,两人相知甚深。李道士向诗人请教如何修身养性,达到“安心”之境。诗人以禅宗与儒家思想作比较,认为两者都源于佛家。
“透出重关一瘦筇”,意思是说,穿过重重障碍,才得到一个可以拄着的竹杖。这一句用典,出自《后汉书·法真传》,法真曾过三峡,见巴渝长老诵经,心悦诚服,于是受其戒。他自比于竹杖,表示自己虽然有才能,但只能拄着竹杖行走,不能自立门户。“透出重关”四字,暗喻李道士从南方来到四川,经过许多艰难险阻,才到达这里。而“一瘦筇”则形容李道士虽然历经艰险,但仍然坚韧不拔,具有坚定的信念。
“湖湘江浙绝行踪”,这是对李道士的评价。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是佛教的重要地区,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所以在这里修行是非常困难的。李道士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对佛法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放下世俗的名利,寻求心灵的宁静。
“自从得个安心法”,这里的“安心法”是指佛教中的禅宗。禅宗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悟性,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解脱。这种修行方式不同于儒家的思想,它更注重个人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规矩。
“禅道先儒只此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禅宗和儒家的思想都是通向佛门的途径,但只有禅宗能够真正达到心灵的解脱。儒家虽然重视道德修养,但过于拘泥于形式和规矩,难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而禅宗则不同,它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通过参禅打坐,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悟性。
这首诗通过对李道士的赞美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悟性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修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体验。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才能真正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