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处闹浩浩,闹中静悄悄。
钟动月黄昏,鸡鸣五更早。
拄杖子,却懊恼,可惜好光阴,等闲空过了。
【注释】
- 偈颂:佛教经文中唱和、诵读的一种形式,多用韵文。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一组偈颂。偈颂,即佛语偈文,是佛教中一种以诗的形式来诵读、歌唱佛经的文体。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七:这是一首偈颂诗的第67首,全诗共48句,前半部分描述了闹市中的寂静,后半部分描述了夜晚钟声与鸡鸣的情景。
- 静处:此处指喧闹的人群中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
- 闹浩浩:形容人声鼎沸、喧嚣嘈杂。
- 闹中静悄悄:形容在热闹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 钟动月黄昏:钟声响起时,天色已经黄昏。
- 鸡鸣五更早:鸡鸣叫时,天还未亮。
- 拄杖子:拄杖是一种手杖,用于支撑身体。
- 懊恼:烦恼、后悔。
- 可惜好光阴:惋惜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
- 等闲空过了:轻易地过去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城市生活的喧嚣与宁静,以及时间的流逝感。通过对比闹市区的繁忙与宁静,表达了对忙碌生活中的闲暇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对简单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