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仓里曾饥馑,大海中住尽长渴。
当初寻时寻不见,如今避时避不得。

注释:

  1. 投机颂:一种诗歌体裁。
  2. 万年仓里曾饥馑:指在粮食匮乏时,人们只能依靠囤积的粮食来维持生活。
  3. 大海中住尽长渴:指人们在大海上航行,经常感到口渴难耐。
  4. 当初寻时寻不见:指在饥荒时期,人们四处寻找食物而找不到。
  5. 如今避时避不得;指现在的生活已经无法逃避饥饿和口渴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在困难时期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万年仓里曾饥馑”,这句话描绘了在粮食短缺的年代,人们只能通过囤积粮食来应对饥饿的状况。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粮食的依赖程度,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大海中住尽长渴”,这句话则形象地表达了在大海上航行时,船员们常常因为缺水而感到口渴。这里的”大海”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而”长渴”则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当初寻时寻不见”,这句话揭示了在困难时期,人们往往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无奈。
    “如今避时避不得”,这句话则表达了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地避开困苦了。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努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