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苍苔径,幽居在岭巅。
亭台清映月,松竹淡笼烟。
佳客才登席,高僧忽起禅。
呼童急煎茗,新汲白龟泉。

崇寿院

崇寿院,又称崇寿寺、崇寿庵,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东埔村。崇寿寺创建于唐代,初名“崇福院”,后因唐玄宗赐名“崇寿院”。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重建并更今名。该建筑群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为福州地区现存最大的古代寺院建筑群之一。

踏破苍苔径,幽居在岭巅。
亭台清映月,松竹淡笼烟。
佳客才登席,高僧忽起禅。
呼童急煎茗,新汲白龟泉。

逐句释义:
踏破苍苔径,幽居在岭巅。
这句诗描述的是崇寿院周围的环境。苍苔指的是苔藓,是植物生长在岩石表面的一种自然形态,它的颜色通常是青绿色或黄褐色的。这里的“径”表示道路或者小径。”幽居”则是指隐居的生活状态,这里用来形容崇寿院所处的环境十分静谧,仿佛与世隔绝,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可以通向外界。

亭台清映月,松竹淡笼烟。
这句诗描绘了崇寿院内的景象。”亭台”是指建筑物中的凉亭和平台,它们通常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供人们休息和赏景。”清映月”指的是月光照射在亭台上显得格外明亮,清澈如水。而”松竹淡笼烟”则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和竹子的影子被轻烟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优美的感觉。这里的”烟雾”可能指的是空气中的湿气或者云雾,它给松树和竹子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佳客才登席,高僧忽起禅。
这句诗描述了崇寿院内外的活动。”佳客”指的是尊贵的客人或者重要的人物,他们在这里相聚一堂,共同参与各种活动。”才登席”则是指宾客刚刚坐下,开始享受宴会的乐趣。而”高僧忽起禅”则表示一位高僧忽然开始了禅修活动,他可能在进行打坐、念经或者其他宗教仪式。这里的”禅”是一种佛教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对事物的超然看待。

呼童急煎茗,新汲白龟泉。
这句诗描述了崇寿院内的饮食文化。”呼童”是指召唤仆人或者侍女,可能是为了准备茶水或者其他饮品。”急煎茗”则表示迅速烹煮茶叶,制作茶水的过程。而”新汲白龟泉”则是指使用了从白龟泉取来的泉水来烹煮茶水,白龟泉是福州地区的一个名泉,水质优良,可以用来泡茶。这里的描写展现了崇寿院内外的生活氛围,既有尊贵的客人,也有正在进行宗教活动的僧人,还有忙碌准备茶水的仆人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崇寿院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景象,同时展现了崇寿院内部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生活气息。诗中巧妙地使用了“苍苔径”、“幽居”、“亭台”、“松竹”、“佳客”、“高僧”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此外,通过描绘茶水的准备过程,诗人还体现了崇寿院内外生活的繁忙与有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