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真功元无体,无功妙旨太深深。
同中有异粗中细,异中有同念里心。
注释:真功寂灭,没有实体。无功妙旨,深奥难测。同中有异,粗中有细,异中见同,心中存念。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偈颂四十一首 其十七》。这首诗主要描述了禅宗的一种观点,即“无我”的真功和妙法,以及这种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诗中通过对比“同中有异”、“粗中有细”来表达这种观点,同时也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寂灭真功元无体,无功妙旨太深深。
同中有异粗中细,异中有同念里心。
注释:真功寂灭,没有实体。无功妙旨,深奥难测。同中有异,粗中有细,异中见同,心中存念。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偈颂四十一首 其十七》。这首诗主要描述了禅宗的一种观点,即“无我”的真功和妙法,以及这种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微妙性。诗中通过对比“同中有异”、“粗中有细”来表达这种观点,同时也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注释】 1. 颂古十九首:即《古乐府》,为唐代李贺等人所编。共十九首。每首七言绝句,内容多是咏史抒怀的。 2. 其十三:指第十八首。 3. 故山:故乡之山,指长安(今西安)。 4. 岌岌:形容山高耸的样子,此处借喻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5. 锁寒烟:比喻故乡的山水与云雾相映,如同被重重地笼罩在寒气之中,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 6. 将心轻授传:意为把心事轻易地交给别人,此处指诗人将自己的情感
注释: 心径苔生何处去,谢家人不在渔船。 芦花万顷水天阔,白鸟深沉任转旋。 译文: 心径上的青苔生长的地方我去哪里寻找你? 谢家的人已经不在那片渔船了。 芦苇花开遍了万顷水面,天空和水面如此辽阔。 白鸟在深深的湖面上自由地飞翔,随着它们任意的旋转盘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心径苔生何处去,谢家人不在渔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诗句原文: 百尺竿头氎布巾,上头题作酒家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里桃花笑杀人。 译文: 在竹竿的顶端悬挂着一块布巾,上面题写着“酒家春”。当我们遇到他们时,他们不喝酒便离开了,而洞里的桃花似乎在嘲笑着他们。 注释: - 氎布巾:在竹竿的顶端悬挂着一块布巾,用来遮挡阳光或作为装饰。 - 酒家春:指酒家的春天,通常指的是春天时节,人们在酒家相聚欢饮的场景。 - 相逢不饮空归去:形容遇到对方后
【注释】 上座:对僧人或尼姑的尊称,这里是指和尚。礼老朽:尊重年长者。兴平未易:指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匈奴侵扰边境,百姓不得安宁。扬家丑:张扬自家的过失和隐私,这里指的是不光彩的家族史。渠侬:你。威音后:即“威音王”,汉武帝刘彻的小名。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一首讽刺诗。全篇以反诘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尊重年长者的人的不满,并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气。 首句说和尚不尊重老朽的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一片孤云不露丑,白云儿倚青山父。 鹤巢灵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 注释: - 一片孤云不露丑:形容天空中没有云朵遮挡,显得空旷而明亮。 - 白云儿倚青山父:指白云仿佛在山边休息,与青山相伴。 - 鹤巢灵滴梦初回:形容月光下,一只鹤的巢穴如同水滴般清晰可见。 - 新月半钩升万户:形容月亮刚升起时,光芒四射,照亮了千家万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活动
【注释】 □:同“王”。 颂古十九首 其十八:这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奉和令狐相公酬李拾遗二十韵》中的一句。 其十八:此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的过程,同时也寓意着人生如梦的哲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月亮从东边升起到西边落下的过程。前两句“□世如来一口吞,故山深静月黄昏”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后两句“光分顶后千门晓,坐看春回入烧痕”则是对月亮变化的生动描绘
诗句:庵主当年用得亲,衲僧眼里要生筋。 译文:庵主当年用得真是亲切,和尚的眼中要有坚韧的筋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僧人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修行态度,展现了禅宗中对于悟性和修行的深刻理解。首句“庵主当年用得亲”,描绘了庵主对待弟子的亲和与关爱,体现了佛教中的师徒亲情和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次句“衲僧眼里要生筋”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应有的坚韧意志,如同锻炼肌肉一样
注释:不使用弹弓射鸟,自然就会有飞鸢自来。在大圆镜中,尘埃已经消失不见。东君的节气分明得很,桃花和李花每年二月都会盛开。 赏析:这首诗是《颂古十九首》中的第十七首,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运用了“大圆镜”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将飞鸢、桃李、大圆镜等意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东君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 混而不杂的体态总是空虚,雪和月交相辉映的光辉类如莫比乌斯环。 面对万般纷扰无所挂碍,片云随风卷展自在自如。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雪花和月亮交相辉映,形成一种虚寂的境界;后两句则写飘浮在空中的一片轻云,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全诗通过对雪花、月亮、云朵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一人道不落,一人道不昧。 -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两个人对某种事物的看法截然不同,一方认为它不会消失,另一方认为它不会消亡。"道"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哲学观点或某种信念。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强调了意见的差异性和主观性。这种差异可能源自于各自不同的经验、知识背景或是价值观。 - 夜来一阵狂风生,浪打石头如粉碎。 - 注释: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且月今朝半夏辰,修行道者有疏亲。 注释:且月今朝半夏辰,意为在今夏的这个时刻,且月已经升起。修行道者有疏亲,意味着修行者之间虽然疏远却亲近。 明头合暗宾中主,暗里含明主中宾。 注释:明头合暗宾中主,意为表面看起来是明头,实际上却是暗地。暗里含明主中宾,意为暗中蕴含着光明,其中的主体也是暗地。 暗暗未明位里真,明明不暗目前人。 注释:暗暗未明位里真,指的是在暗地里
【注解】 偈颂:佛教语,即佛经中的偶颂或赞词。 通霄路:通往天上的路。 求别路:另寻一条道路。 巍巍:形容高耸的样子。 峭峭:陡峭的样子。 家风:指家乡的风土人情。 落潭底:比喻下落得很低。 【赏析】 “他家自有通霄路,何用从容求别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他们(那些有才能的人)自己已经有了通向成功的道路,又何必急于去寻求另外一条路呢?这是说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君看五月半旬飔,山上雪花满地飞。 - “君看”:您看。 - “五月半旬”:指农历五月的中旬。 - “飔”(sī):一种轻风,这里形容风很猛烈。 - “山上雪花满地飞”:意味着山上的雪下得很大,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 - “气”:指山间的云雾,这里的“石翁气瘦”形象地描绘了山峰被云雾笼罩的景象。 - 乌鸡昨夜入云外,鹭鹤今朝出紫微。 - “乌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注释】: “偈颂”是佛教中的一种唱诵,用韵文念经。此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夜间洗热凉飘飘”,意为夜晚的凉爽使人感到如冷水般清凉。 “六月皎然满天雪”,意为在六月份的天空中飘洒着像雪花一样的云朵。 “青林日晚人归宅”,意为夕阳西下,人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红谷天明客唤月”,意为在清晨时分,客人呼唤月亮升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画面。夜晚,凉爽的微风让人感到舒适
【注释】: 玉机:比喻贤明的君主。转侧:转动,变化。金堂:宫殿。石室:指寺庙。斜开:倾斜。木鸡:古代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神兽。壶天:壶中的天,形容仙境。泥牛:喻指无知的愚人。吼花:形容声音嘈杂。 【赏析】: 《偈颂四十一首》,是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一部佛门诗作集。贯休,俗姓蒋氏,字德融,号莲华大师,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唐昭宗时高僧。公元918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后,贯休隐于九华山的竹溪寺
这首诗的意境是赞美东山,表达诗人对东山景色的喜爱和向往。 诸佛出身处 - 诸佛:佛教中的各种神祇,这里是泛指。 处:居住的地方。 东山水上行 - 东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境内,风景秀丽、环境宜人。 水:这里指的是东山的山水。 上行:往山上走。 宸闺垂玉帘 - 宸宫:皇帝的寝宫。 垂:挂。 玉帘:用玉石制成的帘子,这里指装饰华丽的帘子。 云榻拥天青 - 云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