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戴角学无生,剑树刀山取次行。
不向五峰吞栗棘,争知日午打三更。
【注释】
披毛戴角:指道士。学无生:学佛。
剑树(zhào shù):佛教中称有刀山、剑树。
栗棘(lì jí):栗子和荆棘,这里指山林中的荆棘。
争知:怎知道?三更:夜里的三更,即子时,大约在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之间。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学道的士子,他披头散发,戴着牛角帽,身穿道士服,学佛念经,却只知在刀山剑树间打坐,而不知修行之真谛,还把五峰山当作是吃栗棘的地方。诗中以“争知”反诘,表达了诗人对学道者盲目追求、不求真理的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