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十一月半,冷地急着眼看。
春来草木还青,冬去冰霜自泮。
谁知两个五百,元来合成一贯。
纵饶百炼真金,也入红炉再煅。
衡门突出古菱花,由胜秦时𨍏轹钻。

仲冬时节,十一月半,寒风凛冽,大地一片冷清。但正是在这样的寒冬腊月,自然界的生命力却异常顽强——草木虽被严寒逼迫至青翠欲滴,而冬去春来之时,更是冰霜消融,一切重新焕发生机。然而,这世间万物的变化,又何尝不是一场大戏?看似简单的两个五百,实则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它们原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在特定的环境下,却巧妙地融合为一个整体。

纵使真金不怕火炼,经过百次的锻造,也难免被再次投入红炉之中,经历一番新的煅烧。这里的红炉再煅,并非单纯的火炼,而是比喻人生中的磨难与考验,即使历经千锤百炼,也需接受生活的洗礼,不断成长和完善。

再看那衡门之上,突出一座古菱花。虽然位置平凡,但其所展现出的风采却远超其本身。这不仅是对古菱花本身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们的颂扬。他们如同那秦时𨍏轹钻,虽然工具普通,但其坚韧的形态和锐利的边缘,却能切割出最完美的形状。

释慧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并通过对“两五百”与“一贯钱”的比喻,寓言人生百态。同时,通过对衡门古菱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平凡中蕴含的力量的赞赏和对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者的崇高敬意。整首诗歌不仅语言优美,更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有所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