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注释】:

  1. 偈颂一百零二首: 唐代禅宗诗人寒山、拾得的一组诗体,共一百零二篇。此为其中之第八十五首。
  2. 文殊尽力一问: 《维摩诘经》中,文殊师利菩萨曾以“方便力”问佛(即维摩居士)。此处用“文殊尽力一问”比喻佛的机锋问答。
  3. 维摩结舌无言: 指佛对文殊提问时默然无语,无法回答的状态。
  4. 布袋长时落魄: 指布袋和尚(即弘忍禅师)长期流浪乞食。
  5. 饮光论劫坐禅: 指布袋和尚在一次饮酒时,突然开悟,领悟到佛法真谛。
  6. 鼻孔只在面上: 指布袋和尚经常面壁而坐,只是闭目合掌而已,并不真正修行。
  7. 口皮不离唇边: 指布袋和尚常常口头禅,但并非真正参禅打坐。
  8. 四个合成两个: 指布袋和尚虽然有四个弟子,但实际只有两个弟子真正修得正果。
  9. 三钱置得一钱: 比喻布袋和尚虽然有很多弟子,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真正修得正果。
  10. 而今除本算利: 指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布袋和尚的真实身份。
  11. 且喜本利俱全: 指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布袋和尚的真实身份,并且也得到了真正的利益。
    【赏析】:
    这是一首偈颂诗,描述了布袋和尚的形象和他的故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布袋和尚的真实身份和其对禅宗的影响。
    诗的第一句“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描绘了佛教大师们之间的对话场景。文殊是佛教中的智慧象征,他尽力发问,但维摩居士却沉默不语,无法回答。这反映了禅宗的无我、空寂观念,以及禅宗的神秘性。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形象地描绘了布袋和尚的生活状态。他长期流浪乞食,却在一次饮酒时突然开悟,领悟到佛法真谛。这体现了布袋和尚的随机应变和顿悟能力。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讽刺了布袋和尚的口头禅和表面功夫。他常常面壁而坐,只是闭目合掌而已,并不真正修行。这也反映了禅宗的修行方式,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实践,而不是表面的功夫。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讽刺了布袋和尚虽然有很多弟子,但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真正修得正果。这反映了禅宗的选拔标准,强调真正的修行者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布袋和尚的描述,展现了禅宗的修行方式和精神内涵,同时也反映了禅宗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反思。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