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四月初八,老胡旧病再发。
云门遇水脱鞋,且莫随佗孟八。
九龙吐水沐金躯,七步周行总不如。
稽首归依乾屎橛,胡须更撞赤须胡。
【注释】
当年四月初八,老胡旧病再发。——这是写自己过去的一段经历。
云门遇水脱鞋,且莫随佗孟八。——这是说,在云门寺遇到一位僧人,他因为脚湿了而脱下鞋子,我则没有这样做。
九龙吐水沐金躯,七步周行总不如。——这是说,九龙池中涌出的泉水可以洗净我身上的污垢,但是无论怎样走七步,也比不上这九龙池的泉水洗得干净。
稽首归依乾屎橛,胡须更撞赤须胡。——这是说,我现在恭敬地拜倒(向佛)于干屎橛,胡子也撞上了赤须胡(和尚)的胡须。“稽首”是礼拜,表示敬意;“干屎橛”是佛教语,意思是“佛祖的粪”,比喻佛祖的伟大和崇高。“胡须撞赤须胡”是指与赤须胡相撞。
【赏析】
此偈颂为宋代诗人苏轼所撰,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四月。这首诗是作者对云门寺僧人的一种赞美。
第一句“当年四月初八”,指的是诗人自己的生日。“老胡”指苏轼自己。“旧病再发”,说明苏轼已经很久没有生病,身体很好,但这次旧病又复发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体健康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第二句“云门遇水脱鞋”,指的是苏轼在云门寺遇到了一位僧人,因为脚湿了而脱下了鞋子。这个僧人的行为虽然有些不拘小节,但却体现了一种随和、自然的生活态度,让苏轼感到十分欣赏。
第三句“且莫随佗孟八”,则是苏轼对这位僧人的劝诫,意思是不要跟随那位僧人去云门寺游玩。苏轼认为,云门寺虽然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但是那里有许多规矩和约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游玩的。
第四句“九龙吐水沐金躯”,是对那九龙池美景的赞美。九龙池的水从四面八方涌出,如同九条龙吐出的水流一般壮观。这里的“金躯”指的是佛像,用来形容其庄严、神圣之态。
第五句“七步周行总不如”,则是对九龙池美景的一种比较。无论是走到哪一步,都无法比得上九龙池的美丽景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九龙池美景的极高评价和无比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稽首归依乾屎橛”,则是对佛陀的虔诚敬仰。这里所说的“乾屎橛”是佛经中的用语,意为佛祖的粪便,用来形容佛祖的伟大和崇高。而“胡须撞赤须胡”则是形容与僧人的亲密无间,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