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是仲春渐暖,那堪寒食清明。
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为邻。
在处华红柳绿,湖天浪稳风平。
山禽枝上语谆谆,再三琐琐碎碎,嘱付叮叮咛咛。
【注释】:
好是:美好。仲春:农历二月,春季中间的月份。渐暖:气候渐渐回暖。寒食清明:清明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清明是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二者时间接近。万叠:重叠、层层。云山耸翠:形容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一天:整个天地,泛指大自然。风月:风和月色,指自然景色。华红柳绿:形容万物繁盛、生机勃勃。湖天:指湖泊上的天空、大地。浪稳:波浪平稳。山禽枝上语谆谆:形容山中鸟儿欢快地叽叽喳喳。再三:多次。琐琐碎碎,嘱付叮叮咛咛:叮嘱、嘱咐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风光的诗。全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好是仲春渐暖,那堪寒食清明”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季节的变化。“好是”,意为“真是好极了”,“仲春”,指的是春季中间的月份,也就是二三月份。“渐暖”,形容气候渐渐回暖,开始变得温暖起来。“那堪”,意为“怎堪”,表示难以承受或忍受的意思。“寒食清明”,则是清明节的别称,这两个节日都在春季的中间时段。这句诗的意思是,正是美好的仲春时节,但令人难以承受的是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两个节日的到来。
颔联“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为邻”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万叠”,形容山峰众多,层层叠叠。“云山耸翠”,则是指山上云雾缭绕,一片翠绿色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与翠绿的山林相映成趣。“风月为邻”,则是指大自然中的风和月色相伴左右,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颈联“在处华红柳绿,湖天浪稳风平”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华红柳绿”,则是指万物繁盛、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既指自然界的颜色变化,也指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繁衍生息的状态。“湖天”,则是指湖泊上的天空和大地,形象地描绘出春天湖水波光粼粼,天空湛蓝如洗的景象。“浪稳”则是指波浪平稳,没有大的波动,给人一种宁静和平的感受。“风平”则是指风力小,天气晴朗,没有风雨交加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赞美。
尾联“山禽枝上语谆谆,再三琐琐碎碎,嘱付叮叮咛咛”则以动物的鸣叫来表达人的情感。“山禽枝上语谆谆”,则是说鸟儿们在树枝上欢快地叽叽喳喳,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再三”则表示重复多次,强调鸟儿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深。“琐琐碎碎”则是指事物繁杂琐碎,但在这里却用来比喻鸟儿们的鸣叫声,表达了对春天的细腻而美好的感受。最后一句“嘱付叮叮咛咛”,则是将鸟儿的鸣叫声拟人化,仿佛是在向人们传递着对春天的祝福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鸟儿鸣叫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敬畏。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