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着鼻。
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
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
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着鼻。 (“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着鼻。”)
  • “开口是,合口是”: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八正道,即正确的发心、意念、语言、行动、生计、精进和念力。这是佛教徒修行的基本方法。
  • “眼下无妨更着鼻”:这里的“着眼”通常指的是观察或审视事物,而“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嗅觉或闻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或感官的满足,而是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解。
  1. 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 (“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
  • “开口错,合口错”:这里的“开口”可以理解为言语表达,“合口”则是指行为举止。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在言语和行为上都要注意分寸,不要过于放纵或失当。
  • “眼与鼻孔都拈却”:这里的“拈却”可以理解为舍弃或摒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言语和行为上都要有所节制,不要过分张扬或放纵。
  1. 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 (“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
  • “佛也打,祖也打”:这里的“打”可以理解为教诲或批评。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即使是佛教的创始人如佛陀和达摩祖师也会受到批评或挑战,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错误或不足。
  • “真人面前不说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真正的高人、智者面前,不应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感,而应坦诚相待。
  1. 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 (“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
  • “佛也安,祖也安”:这里的“安”可以理解为安定、安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的创始人,他们的教导都能带来内心的安定和平静。
  • “衲僧肚皮似海宽”:这里的“衲僧”指的是禅宗僧人,“肚皮”可以比喻为智慧或心胸。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那些具有宽广胸襟和深厚智慧的禅宗僧人。

这首偈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对于言行谨慎、不夸大其词以及追求内心平和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它也体现了对历史上的佛教和道教创始人的尊敬和赞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