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见山水,入见见佛殿。
灵光触处通,诸人何不荐。
【注释】
出门:出家为僧。山水:指自然景色。佛殿:指寺院。灵光:佛教语,指佛性。通:普遍、无阻碍。
【赏析】
此诗是说,僧人出家,应到寺院去修行,以期成佛。而俗人却往往在山水风光中流连忘返,甚至沉湎于酒色之中而不能自拔,这实在是一种可惜。全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出门见山水,入见见佛殿”,诗人一开头就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俗人见了山水就喜欢呢?为什么见了佛殿就喜欢呢?这似乎有些奇怪。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世俗的心,不能像僧人那样,看到山水就想到佛性,看到佛性就想到山水。这就引出了下面两句:“灵光触处通,诸人何不荐。”
“灵光触处通”,这是对僧人的赞叹。僧人生活在寺庙里,与山水为伴,所以能够处处感应到佛性的存在,时时体验到佛法的奥妙。这就是所谓“灵光”。而俗人则不然,他们生活在尘世,与山水相隔,因此很难体会到佛性的真谛。这就是所谓的“不通”。
“诸人何不荐?”这是对俗人的质问。既然你们没有体会到佛性的真谛,又怎么能向佛祈求得到庇佑呢?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要俗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愚昧和无知;二是要俗人们明白,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达到成佛的境地。这也是在提醒俗人不要沉湎于酒色之中,而要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此诗用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人生的感慨之情。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实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增长。同时,它也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不要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