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窗苦读觉身癯,暂握筇枝访野夫。
爱竹劲思持玉节,看梅闲共数银须。
西山月冷归招隐,南岳风清欲步趋。
灵利莫教人指去,且教船子老江湖。

注释:

仁座主自西山来求语,仁座是佛教中的尊称,这里指代作者的朋友或老师。

灯窗苦读觉身癯,暂握筇枝访野夫。灯窗指夜晚读书时点着的蜡烛,身体消瘦。筇枝即竹杖,野夫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爱竹劲思持玉节,看梅闲共数银须。竹子有坚韧不屈的品质,所以作者爱竹,用“劲思”形容。梅树的花白如银,所以作者在看梅花时会数银须。

西山月冷归招隐,南岳风清欲步趋。西山和南岳都是名山大川,这里分别指的是西山和南岳。

灵利莫教人指去,且教船子老江湖。这里的“灵利”可能是指一种机智、灵敏的品质,而“老江湖”则是指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第一句“仁座主自西山来求语”,以人物形象引入主题,暗示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交流。第二句“灯窗苦读觉身癯”,则揭示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仍坚持学习的精神。第三句“爱竹劲思持玉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以及竹子坚韧不屈的特性。第四句“看梅闲共数银须”,则描绘了诗人在欣赏梅花时的情景,以及梅花洁白如银的特点。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前面四句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第五句“西山月冷归招隐”,暗示了诗人在西山寻找隐居之地,以寻求内心的宁静。第六句“南岳风清欲步趋”,则表明了诗人想要效仿南岳的清新之风,追求更高的境界。第七句“灵利莫教人指去”,意味着要警惕那些轻易给人指点的人,第八句“且教船子老江湖”,则表明了要像船子和尚一样,历经风霜,深谙世事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