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七十二峰,飞雪一千馀丈。
晨昏说法琅琅,谁谓卢公已往。
元不往,在这里。
优昙火里开,嗅著无香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出自《白氏长庆集》,全诗如下:

洞庭七十二峰,飞雪一千馀丈。
晨昏说法琅琅,谁谓卢公已往。
元不往,在这里。
优昙火里开,嗅著无香气。

注释与赏析:

  • 洞庭七十二峰,飞雪一千馀丈:描述了洞庭湖周围的群山,山峰高耸入云,山上的积雪如飞一般飘落,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 晨昏说法琅琅:这里“说法”指僧人讲经说法,“琅琅”形容声音悦耳动听。整句诗表达了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寺庙内都能听到僧人清脆响亮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

  • 谁谓卢公已往:这里的“卢公”指的是唐代名僧卢照邻,他的事迹和影响被后人广泛传颂。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常说卢照邻已经去世,但实际上他的精神和影响力仍然影响着人们。

  • 元不往,在这里:这句话可能是对前一句的解释或回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不受世俗影响的态度。

  • 优昙火里开,嗅著无香气:优昙花是一种稀有而美丽的花朵,它只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开放,而且即使闻到香味也闻不出任何香气。这句诗通过描绘优昙花的特点,比喻了某些事物虽然存在但似乎并不重要或不引人注目。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独特感悟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同时,诗句中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