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阿师,弄蹄驴子。
一字关徒费分疏,栗棘蓬恣情吞吐。
凌灭祖师禅,函盖乾坤句。
孤危不立自孤危,万仞雪崖丰骨露。
十二峰前,斫额望汝。
洞山佛无光,无你扪摸处,无你栖泊处。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跛脚阿师,弄蹄驴子。(跛脚阿师,指的是修行不精进的人;弄蹄驴子,比喻那些只懂得玩弄技巧而不真正修行的人)
一字关徒费分疏,栗棘蓬恣情吞吐。(这里“一字关”可能指的是禅宗中的某个特定法门或者修行方法;“栗棘蓬恣情吞吐”形容这些修行者的行为,就像栗子、荆棘和蓬草那样,肆意地生长、吞吐。)
凌灭祖师禅,函盖乾坤句。(这里的“凌灭”和“函盖”都是佛教用语,前者表示破坏、摧毁,后者表示覆盖、包容;“乾坤句”可能是指宇宙的奥秘、法则。)
孤危不立自孤危,万仞雪崖丰骨露。(孤独而又危险,不自立,就像是孤立无援的雪崖上的骨头一样,显得格外突出。)
十二峰前,斫额望汝。(在群山之中,砍伐山峰,望向你的居所。)
洞山佛无光,无你扪摸处,无你栖泊处。(洞山佛无法显现光芒,因为你找不到他的所在,也找不到你栖息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讽刺了那些只在表面修行,而没有深入理解佛法真谛的人。同时,它也表达了修行人应有的坚定信念和独立精神。诗中的语言简洁有力,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