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岩唤醒主人翁,把手经行禁网中。
踏断纲宗开活眼,笑听山鸟话家风。
【注释】瑞岩:即瑞岩寺,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主人翁:禅宗语,指自己。把手经行禁网中:意谓用手拨动经文,解除了心中的羁绊和束缚。踏断纲宗开活眼:意谓踩断了捆绑思想的绳索。活眼:比喻有见地的人。山鸟话家风:山鸟喻人,言如鸟般自然而谈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二句写诗人在瑞岩寺内,手触佛经,心超俗尘;后二句以山鸟之自由自在,比喻自己摆脱了世俗的桎梏,心境开朗豁达。全诗语言简炼,寓意深刻。
瑞岩唤醒主人翁,把手经行禁网中。
踏断纲宗开活眼,笑听山鸟话家风。
【注释】瑞岩:即瑞岩寺,在今浙江省宁波市。主人翁:禅宗语,指自己。把手经行禁网中:意谓用手拨动经文,解除了心中的羁绊和束缚。踏断纲宗开活眼:意谓踩断了捆绑思想的绳索。活眼:比喻有见地的人。山鸟话家风:山鸟喻人,言如鸟般自然而谈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二句写诗人在瑞岩寺内,手触佛经,心超俗尘;后二句以山鸟之自由自在,比喻自己摆脱了世俗的桎梏,心境开朗豁达。全诗语言简炼,寓意深刻。
便是人间好时节出自《春有百花秋有月》,便是人间好时节的作者是:释绍昙。 便是人间好时节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便是人间好时节的释义是:“便是人间好时节”释义:正是人间美好的时光。 便是人间好时节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拼音读音是:biàn shì rén jiān hǎo shí jié。 便是人间好时节是《春有百花秋有月》的第4句。
莫将闲事挂心头出自《春有百花秋有月》,莫将闲事挂心头的作者是:释绍昙。 莫将闲事挂心头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将闲事挂心头的释义是:不要把无关紧要的事情放在心上。 莫将闲事挂心头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莫将闲事挂心头的拼音读音是:mò jiāng xián shì guà xīn tóu。 莫将闲事挂心头是《春有百花秋有月》的第3句。 莫将闲事挂心头的上半句是
夏有凉风冬有雪出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作者是:释绍昙。 夏有凉风冬有雪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夏有凉风冬有雪的释义是:夏有凉风冬有雪,意指在夏季有凉爽的风,在冬季有洁白的雪,形象地描绘了四季的气候特点。 夏有凉风冬有雪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拼音读音是:xià yǒu liáng fēng dōng yǒu xuě。
春有百花秋有月出自《春有百花秋有月》,春有百花秋有月的作者是:释绍昙。 春有百花秋有月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的释义是:春有百花秋有月,意指春天有繁花似锦,秋天有皎洁的月亮。这句诗描绘了四季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有百花秋有月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风格是: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的拼音读音是:chūn yǒu bǎi huā qiū
赞国清灵叟和尚真入北□祖师会 貌古神清,气融性漫。 用无准麻皮头,瞎临济正法眼。 瘗焦山鹤,不假蓬尘。 缚丰干虎,只消钱贯。 八怪七乔,十马九乱。 趁入群牛队里行,一年一度教人看。 注释: 1. 赞国清灵叟和尚:这是对一位僧人的赞美之词。 2. 真入北□祖师会:表示这位僧人真正进入了北宗禅宗祖师的集会。 3. 貌古神清:外貌古老而精神清明。 4. 气融性漫:气质融合自然,不受约束。 5.
【注释】 无端:无缘无故。平地:指江面。鼓波澜:形容波浪起伏。揭露娘:比喻妇女,因“娘”与“女儿”同音。生赤肉团:指妇女的肌肤像红肉似的圆而滑润。瞒得娇拟儿:意为女子长得漂亮,难以掩饰。拟:比得上,这里指难于比拟。溪头杨柳树难瞒:比喻女子的容貌美丽动人,无法掩盖。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浴”为题,借“浴”喻“爱”,以柳喻妇,以水喻情,用意新颖,别具一格。 首句起兴,点明了诗的主旨
【注释】 为缘:为了。知客:佛教寺院中接待宾客的人。不假闻思修,巨辟圆通路:不须用智慧来修行,就能达到悟道的境界。巨辟(jùpì):大辟。辟,开,指悟道。圆通:圆满通畅。数珠木槌子:念诵咒语时使用的计数工具。 【译文】 为了给客人求得赞颂, 不必用智慧去修行, 能领悟佛理,悟到道, 就已达到了悟道的境界, 不需用慧力修行, 就能达到悟道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佛诗。首句“为缘知客求赞”
【注释】 竮:同“悴”,憔悴。 金轮:指月亮,因月圆如轮故称。 谩:徒然的意思。 【赏析】 这首《赞出山相》是作者在元代隐居生活的自况诗。诗人以白折金轮翻不转比喻自己长期隐居的生活,而半夜见明星则比喻自己的出仕之举。 首句“六年冻得瘦竮”描写了诗人长期隐居的艰苦生活状况。竮,通“悴”,“瘦”意。 颔联“走出山来眼未醒”写诗人出山后,精神尚未从隐居生活中解脱出来。这句诗用一个“梦”字
【注释】 赞华长老真:赞美华长老的品德。 华胄兮天随故家,清名兮应庵再来:华姓是高贵的家族,他的名声像天边一样高远。 穷教兮佛陇精华,逃禅兮苏州思呆:在佛垄寻找教化的精华,在苏州逃避禅宗的拘束。 爱梅兮冰雪襟怀,结茅兮泉石亭台:热爱梅花如冰雪般的胸怀,结庐隐居于泉水边的石头上建亭台。 搜吟兮西湖巧裁,好客兮东阁大开:在西湖旁吟咏诗歌,喜欢宾客如东阁一样热情款待。 乐归隐兮百鸟衔花
【注释】: 布袋赞 其二:紧捉布袋头,片时放不下。 用尽恶机关,难瞒铁奉化。 重重败缺几曾知,犹自回头望阿谁。 布袋,即布袋和尚,俗名正觉,是禅宗高僧。 “紧捉”:紧紧抓住;“放不下”:指布袋和尚被人们奉为佛祖,无人能将他放下。 “用尽恶机关,难瞒铁奉化”:用尽一切邪恶的计谋,也难以欺骗像铁一样坚硬的佛教信仰。 “重重败缺几曾知”,即使有多次失败或失误,也从未知晓。 “犹自回头望阿谁”
【注释】 偈颂十九首:佛教经文的韵文,用来诵读、念诵佛经。其内容多是佛教徒的颂赞和祈祷,也有些是讽喻或规劝。偈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便于吟诵,故称为“颂”。十九首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十九个颂子,为唐代诗人王维所编撰。偈语以四言句为主,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相间。 拈引:指拈来,引出。山云海月:比喻高峻、清远、皎洁的山峰,无边无际的云海,明净如镜的月光。 瑞岩
诗句 不业农商不业儒,菑田弗下寸根株。 驴年斫倒菩提树,羞见新州个老卢。 译文 不从事商业也不从事儒家的学习和研究,毁坏了田地却连一丁点根基也没留下。在驴年里砍倒了菩提树,见到的却是新州那个老卢。 注释 1. “不业农商不业儒”: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学问和职业选择的否定态度,认为追求名利与农耕、商业无异,是一种背离本心的选择。 2. “菑田弗下寸根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涧旁的绿阴亭中休息,欣赏风景并聆听山歌的场景。 注释: - 松下扫除青草径:松树下清扫着青草小径。 - 涧边开辟绿阴亭:山涧边开辟了一座绿荫亭。 - 饭馀握手闲行坐:饭后闲暇时,手牵手行走、坐下。 - 唱曲山歌贺太平:演唱山歌来庆祝太平。 - 遏云古调,流水新声:用古风歌曲和新的旋律相结合。 - 眼里无筋听不足:形容听得入迷,连眼都忘了眨。 - 临风击碎圣凡情:面对风吹过
【注释】: 五十三:指年寿。行脚:游历四方。唐丧光阴:唐代灭亡。闭门独活:闭门不出,独自生活。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筇枝:竹竿。村田乐:乡村田园的乐曲。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 诗人在《偈颂十九首》中,自序“吾年五十有三矣”,表明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写道:“五十三载行脚处,走遍天涯海角。”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和对隐遁生活的热爱。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及时把握时机
注释: 1. 五千黄叶止儿啼,不异渝江碧落碑。 2. 古篆分明无赝本,具看经眼不难窥。 3.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偈颂十九首其十九》。 诗句释义: 1. 五千黄叶止儿啼,不异渝江碧落碑。 2. 古篆分明无赝本,具看经眼不难窥。 译文: 5000片黄色的树叶停止孩子们的哭泣,就像渝江碧落的碑文一样清晰可见。古篆文字分明,没有赝品,只要仔细看就很容易理解。 赏析:
【注释】跋:题跋,题写。北涧:指北方的山涧。和尚:指僧道。灵照: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颂:诗歌。妖人:指有邪恶心志的人。狞争:凶猛地争斗。蛊毒神:指巫术鬼怪之神。灵照专行禁邪法,相逢便捋鬼头巾:灵照(即阿弥陀佛)专门实行禁除邪恶的方法,遇到有邪恶心的妖人来时就抓住他的头部,用绳子捆起来。捋:用手拉。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跋北涧和尚写的一首题赞诗。全诗通过跋北涧和尚对灵照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