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室摩竭,杜口毗耶。
面壁九年,黄梅夜渡。
点简将来,翻成计较。
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热,月不待风而凉。
云龙,风从虎。
作无作,为无为。
【注释】
这首诗的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下面是对这些诗句的逐句解释:
- 掩室摩竭,杜口毗耶。
- 面壁九年,黄梅夜渡。
- 点简将来,翻成计较。
- 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热,月不待风而凉。
- 云龙,风从虎。
- 作无作,为无为。
译文:
- 隐藏在室内,摩竭(摩竭是梵语,意为“秘密”或“隐秘”),杜口毗耶(杜口毗耶意为“紧闭嘴巴,不言不语”)。
- 面壁修行九年,黄梅时节夜晚渡河。
- 一旦决定下来,便开始斤斤计较。
- 不知道太阳不需要火就能发热,月亮不需要风就能变凉。
- 云龙(云龙是一种神兽,象征着神秘和权威),风从虎(风从虎是指风从虎啸山而来,象征着威猛和力量)。
- 做事顺其自然,不做强求,这就是无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来揭示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诗中的第一句“掩室摩竭,杜口毗耶”,形象地描述了修行者的隐居生活,他们选择在深山密林中修炼,与世隔绝。第二句“面壁九年,黄梅夜渡”,则描绘了修行者的修行过程,他们在山洞中静坐九年,度过了许多艰辛的日子。第三句“点简将来,翻成计较”,反映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对世事的淡然处理,不再斤斤计较得失。第四句“日不待火而热,月不待风而凉”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思想,认为事物自有其规律,无需人为干预。第五句“云龙,风从虎”则引用《道德经》中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道家哲学中的神秘主义思想。最后一句“作无作,为无为”则是对道家哲学的最高境界的总结,强调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家哲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