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行脚人,须具行脚眼。
千个与万个,多是空檐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语和诗句进行赏析。
“本色行脚人”,指僧人;“须具行脚眼”是说僧人应具备看破红尘的慧根。这两句点明题旨:僧人要能看破红尘而心无挂碍,才能达到“空”的境界。
“千个与万个”,指佛经中的偈颂;“多是空檐版”,指佛教中的“壁”。意思是说,很多偈颂都是徒有形式而无实际意义的,就像墙壁上挂着的招牌一样,没有实质内容。
【答案】
释义:一个和尚就是一个行者,他应该具有行走的能力,也就是要有行脚眼;有很多很多的偈颂,但大多都是徒有其表,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译文:作为僧人,必须看透红尘,内心才能毫无牵挂地行走。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许多偈颂中存在的问题。偈颂作为一种佛学文学形式,在佛教界流传甚广。这些作品往往篇幅很长,内容繁复,但往往缺乏实质内容,正如诗人所说的“多是空檐板”。这种偈颂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佛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僧侣为应付俗务而作的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