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咸曾相壶丘子,随变难分亟自逃。
输与高楼凝望者,烱然明可察秋毫。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以壶丘子的形象来比喻诗人自己,用“相”和“逃”两字来说明诗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处境,“输与”是“献给”的意思,“凝望者”是指那些对现实不满的士人。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的肖像,表达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趋附权贵,保持清高品格的志向和情操。全诗语言简练、含蓄而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答案】

季咸:三国时魏国的大臣荀或(字文若),字子春,因官至尚书令,故又称荀尚书。曾:曾经。相:辅佐

。壶丘子:即壶丘子妻,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有德行,被孔子称为“师表”。随变难分亟自逃:随着

形势的变化而难以分辨真伪,急忙逃避。输与:赠送给。高楼:这里指达官显贵。凝望者:指那些对现实不满的士

人。烱然:明亮的样子。秋毫:比喻微小。察:观察。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仕途上的进退失据,表现了他对权贵之

行的愤激之情。诗的前两句,从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对壶丘子的评价,实际上是借壶丘子的言行来反映自己的处世

即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不趋炎附势,保持清高品格。后两句则进一步点明了这种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