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丝竹难以类乎声,碧云清风难以同其调。
玉光幽洁,花信融通。
妙在有无外,岂堕空假中。
张生伏笔,何处形容。
此是适庵老子之常准,肯与能诗能画者同。
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玉泉普明法师赞

注释与赏析:

  1. 玉泉普明法师赞:这是一首赞美玉泉普明法师的诗歌,表达了对法师高尚品德和精湛艺术的赞赏。

逐句解析与翻译:

第一句(玉光幽洁,花信融通)

  • 玉光幽洁:比喻法师的品德如玉石般晶莹剔透,纯洁无暇。
  • 花信融通:形容法师的艺术造诣如同绽放的花信一般,自然、流畅、和谐。

第二句(妙在有无外,岂堕空假中)

  • 妙在有无外:强调了法师技艺的高超,其艺术成就超越有形之物,达到了无形的境地。
  • 岂堕空假中:表达了对法师艺术真实性的认可,认为其技艺不是虚假造作,而是源自内心的真实表达。

第三句(张生伏笔,何处形容)

  • 张生伏笔:借用张生为曹操写《短歌行》的故事,暗示此诗深含玄机,需要细细品味才能领悟其中深意。
  • 何处形容:询问如何描述这种高深莫测的艺术境界,表达了对诗人才华的期待和赞赏。

第四句(此是适庵老子之常准,肯与能诗能画者同)

  • 适庵老子之常准:指玉泉普明法师的修为和艺术水平符合道家“适得其反”的原则。
  • 肯与能诗能画者同:鼓励其他有才华的人也能像玉泉普明法师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内心的自由,达到艺术的高境界。

第五句(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

  • 藉藉流芳:形容玉泉普明法师的名声远播,如同芬芳之气弥漫四方。
  • 眇然千古:意味着他的艺术成就将永垂不朽,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综合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玉泉普明法师的艺术风采和崇高品德,同时鼓励后人学习并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