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肯人,难与共语。
竹篦头惜之如金,禅床角委之如土。
净覃知藏善知机,电光影里分宾主。
【赏析】
这首诗是净覃藏请赞的一首偈语。诗中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藏主与赞者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情景。
“容易肯人,难与共语。”这两句是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但是要和人交谈就困难了。这是对藏主的性格特征的描写。这里的“肯人”指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而“难与共语”则是指与人交谈时感到困难,难以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性格使得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他人,但同时也可能使他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有些孤独和闭塞。
“竹篦头惜之如金,禅床角委之如土。”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藏主对待自己物品的态度的描述。他用竹子做的篦子(古代用来梳理头发的工具)视若珍宝,爱惜得就像金子一样;而他对禅床(佛教僧侣使用的坐具)却毫不在乎,弃之如土一般毫不可惜。这一对比更凸显了他的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品质。
“净覃知藏善知机。”最后一句是对他了解藏主内心世界的评价。这里使用了“善知机”这个成语来形容他擅长观察和洞察事物的本质。这说明净覃藏不仅观察入微、洞悉事理,还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做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译文】
他轻易地接受别人的建议,但要和他深入交流却很困难。
他用竹子做的篦子珍惜得就像金子一样,但对禅床却毫不在意地丢弃了。
他知道如何把握时机,善于看透事物的真谛。
【注】
- 净覃:梵文音译,即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法名。
- 禅床:佛教徒坐用的木制或石制坐具,也称为禅榻,用于打坐或休息。
- 竹篦头:古人用以梳头的器具,通常由竹子制成。
- “电光影里分宾主”:形容时间或空间中的明暗变化,暗示着某种关系的转换或转变。
- 鉴赏:本文通过对藏主与赞者的交往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处事原则。他既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又善于把握时机;既能与他人深入交流,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