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啼坏墙,虾蟆叫春水。
时节使之然,处处聒人耳。
【注释】蟋蟀:秋末冬初的鸣虫,古人以为其鸣为不祥之兆。虾蟆:蛙类动物,常在夏至前后发出声音。
【赏析】这首诗是写秋天的景象。蟋蟀在秋夜鸣叫,蛙类在夏至时鼓噪。这是自然现象,但诗人却认为是由于“时节使之然”,即由节令变化引起的。
诗的前两句说,蟋蟀在秋天夜里唱个不停,青蛙在夏天的早晨呱呱叫个不停。这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蟋蟀和蛙类比成能歌善舞的演员,形象地描写了它们在特定季节里的活动特点。后两句指出,这些声音虽然好听,但却令人难以忍受。这里用了反语,表面上是在抱怨它们的叫声不好听,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喜欢吹嘘、自吹自擂的人。
整首诗以蟋蟀和蛙类的鸣叫声为线索,通过拟人化和反语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某些事物的不满和反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