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凋木叶,蟋蟀啼坏墙。
明月照破屋,露冷黄金床。
藏经一卷,儒书一章。
读不成句,书不成行,天空地阔谁商量。
【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西风萧瑟,落叶满地;蟋蟀哀鸣,声彻四壁。在这凄清的月色下,诗人坐在一间破败的屋子里,面对着一卷经书和一章儒书。他苦读不已,却难以成句,更不用说能写出整篇文章了。此时四周空旷,无人可商量,只有天地之大,更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夜读书的场景。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但却通过寥寥几笔,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读书人的内心世界。西风吹落木叶,蟋蟀在墙壁上哀鸣,月光洒在破败的书房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凄凉。然而,这位读书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读书,他的努力和执着让人感动。但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因为他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也无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这种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沉重。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其意境深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心理的描绘,表达了一个读书人面对困境时的挣扎和无奈。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它让我们懂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