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之水易发,少林之春难芳。
一臂忽断,九年顿忘。
雷晕纹于象齿,花酿蜜于蜂房。
派列枝分兮子孙繁碎,乌非马似兮言语文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昆崙之水易发,少林之春难芳。”
昆崙之水指的是昆仑山中的水源,昆崙山是中国西部著名的山脉,以高险著称。昆崙之水易发意味着这些源源不断的水流可以轻易地被开发利用。而少林之春难芳则是指少林寺所在的嵩山地区春天时花开得繁盛,但因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不易采摘,所以难以制作出芳香的花朵用于制作茶。
第二句:“一臂忽断,九年顿忘。”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突然失去一只手后,很长时间都难以忘却这种痛苦和失落。这里用“一臂”比喻失去了某一部分重要的生活或工作内容,“顿忘”则表示长时间无法从这种失去中恢复过来。
第三句:“雷晕纹于象齿,花酿蜜于蜂房。”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自然界生物的特性:雷声在大象的牙齿上形成了花纹(暗示大象牙齿上的纹理),花蜜在蜜蜂的蜂房里酿造成熟(暗示蜜蜂辛勤采集花蜜的过程)。这两句话分别描述了动物和植物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第四句:“派列枝分兮子孙繁碎。”
这句话描述了树木的枝条分布开来,使得后代子孙众多而分散。这里的“枝分”形象地表达了树木的生长特点,而“子孙繁碎”则暗示了家族后代多而杂乱。
第五句:“乌非马似兮言语文章。”
这句话通过对鸟和马的比喻,表达了语言和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鸟虽然种类多样,但它们的语言可能并不相同;同样,马虽然种类相似,但它们的言语和行为可能差异很大。这说明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他们的表达方式都是多样化的,各有特色。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情感——失去、遗忘、成长、分散和多样性。贯休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