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夜泊倚皇城,天际归心促晓程。
二十四桥霜月冷,卧听钟鼓送人行。

《泊舟淮阳》——孤船夜泊思乡愁

《泊舟淮阳》,尹廷高,宋元之际处州遂昌人。遭乱,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永嘉。有《玉井樵唱》。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舟淮阳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孤舟夜泊”、“天际归心”等词语,表达了对家的深切思念和迫切归去的愿望。诗中的“二十四桥霜月冷”,以景寓情,通过秋夜的冷月和桥上的清冷,加深了诗人孤独和思乡的情感。卧听钟鼓送人行,更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泊舟淮阳的静谧之作。诗中用“孤舟夜泊倚皇城,天际归心促晓程”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画面。这里的“孤舟夜泊倚皇城”,不仅表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与寂寞,也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深深思念。而“天际归心促晓程”则更加凸显了诗人急切的心情,仿佛他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召唤,让他想要尽快踏上归途,回到那个温暖的家。

诗中的“二十四桥霜月冷,卧听钟鼓送人行”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观和人间活动,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二十四桥在霜月下显得更加清冷,而远处传来的钟鼓声似乎也在为行人送上祝福。然而,这些声音在诗人听来却如同一曲凄美的挽歌,让人感到无尽的哀愁。这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也揭示了他在异乡生活中的无奈与辛酸。

最后两句:“孤舟夜泊倚皇城,天际归心促晓程。”虽然简单,但却饱含深意。它不仅仅是对前文的概括,更是对整首诗歌主题的升华。在这里,诗人将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对家的渴望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这种表达方式既简练又富有力量,让人回味无穷。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他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思考,使得整首诗既充满了诗意又不失深沉。

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不难发现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无论是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还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