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风淅淅柳丝柔,柳下蛮童钓晚洲。
老牯安行无寸草,游鯈饱食弄沈钩。
连羁治马真成虐,挟策寻羊未足优。
何似人牛俱不见,短蓑高挂树枝头。
【诗句注释】
跋(bá):指用船桨。风柳忘牛:即“风柳”和“忘牛”的合词,意思是风吹柳絮飘荡如雪。
溪风淅淅:形容微风吹拂水面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雨滴敲打在树叶上。
柳丝柔:柳条随风轻摆,柔美而细腻。
蛮童:南方少数民族的儿童。
老牯(gǔ):一头老牛。
连羁(jī):缰绳拴得过紧。
挟策:牵着马鞭。寻羊:寻找小羊。
【译文】
溪边微风轻轻吹拂着柳树,柳枝随风轻轻摆动,仿佛飘散了一片片柳絮,美丽极了。
柳树下,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的儿童正在钓晚秋的鱼儿。
老牛悠闲地吃草,草地上没有一根小草,只有它的脚印。
游鱼吃饱后,还在水中欢快地翻腾跳跃,好像在和钓鱼的人玩捉迷藏似的。
连着的缰绳拴得过紧,把马儿都勒得难受;牵着马鞭去寻找小羊,却总是找不到。
还不如人与牛都看不见,只是把蓑衣挂在树枝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溪风淅淅柳丝柔”,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乡村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柳下蛮童钓晚秋”,则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在柳树下钓鱼的情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乐趣。
第三句“老牯安行无寸草”,则表现了农村的宁静和舒适。第四句“游鯈饱食弄沈钩”,则表现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何似人牛俱不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