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登临脚力微,也携藜杖叩山扉。
禅僧入定浑无语,野鸟知还亦倦飞。
一塔近天铃自语,千峰蘸水石空巍。
何当快整东归棹,帆饱东风数过矶。
登南塔
自笑登临脚力微,也携藜杖叩山扉。
禅僧入定浑无语,野鸟知还亦倦飞。
一塔近天铃自语,千峰蘸水石空巍。
何当快整东归棹,帆饱东风数过矶。
注释:我自嘲登高时的腿脚无力,也带上了藜杖去敲开山门。和尚入定时一言不发,野鸟知道归巢,也感到疲倦而飞走了。一座小塔在天上轻轻摇动着铃铛,似乎在自言自语。无数座山峰在江水里浸泡着,石头显得空阔高大。什么时候才能快点儿整理好东归的船桨,让船帆吃饱了东风再经过几个礁石滩呢?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登高的诗。首句“自笑登临脚力微”,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现了诗人登高时腿脚无力、步履艰难的情况。次句“也携藜杖叩山扉”,进一步写出诗人登山时带藜杖,并叩击山门的情景。三、四句写寺中和尚和野鸟,通过“入定”与“知还”等词,刻画出寺庙清幽宁静的环境气氛。五、六句写山中景色:“一塔近天铃自语”是说一塔上的风铃在轻轻地响,像是在说话;“千峰蘸水石空巍”是说无数的山峰在江水里浸泡,显得空旷高大。这两句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山势的高峻陡峭。七、八句写诗人的愿望:“何当快整东归棹”写出诗人想早日回家的心情;“帆饱东风数过矶”是说希望船帆饱足东风之力,经过几个矶石滩。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又表现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读来却给人一种朴素清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