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朱放

几年湖海挹馀芳,岂料兰摧一夜霜。
人世空传名耿耿,泉台杳隔路茫茫。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朱放》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戴叔伦,字幼公,一字次公,唐代润州金坛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以文辞而著称的学者。他的文学成就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戴叔伦对友人朱放的哀悼之情通过其诗歌得到了深刻的传达。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对朋友朱放的深切缅怀,还借生离死别的沉痛和无常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被后人传颂不已。

戴叔伦的《哭朱放》在艺术手法上也颇具特色。首联“几年湖海挹馀芳,岂料兰摧一夜霜”通过湖水与霜雪的对比,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突如其来的不幸。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刻和强烈。

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严谨,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戴叔伦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生死、超越时间的观念,即生与死、今与昔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这种思想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哭朱放》作为戴叔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更在情感、哲学等多个层面上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思想。它是唐宋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