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欲覆其州,以踵近武。
皇帝曰嘻,岂不在我。
负鄙为艰,纵则不可。
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军其城下,告以福祸。
腹败枝披,不敢保聚。
掷首陴外,降幡夜竖。
疆外之险,莫过蜀土。
韦皋去镇,刘辟守后。
血人于牙,不肯吐口。
开库啖士,曰随所取。
汝张汝弓,汝鼓汝鼓。
汝为表书,求我帅汝。
事始上闻,在列咸怒。
皇帝曰然,嗟远士女。
苟附而安,则且付与。
读命于庭,出节少府。
朝发京师,夕至其部。
辟喜谓党,汝振而伍。
蜀可全有,此不当受。
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有恇其凶,有饵其诱。
其出穰穰,队以万数。
遂劫东川,遂据城阻。
皇帝曰嗟,其又可许。
爰命崇文,分卒禁御。
有安其驱,无暴我野。
日行三十,徐壁其右。
辟党聚谋,鹿头是守。
崇文奉诏,进退规矩。
战不贪杀,擒不滥数。
四方节度,整兵顿马。
上章请讨,俟命起坐。
皇帝曰嘻,无汝烦苦。
荆并洎梁,在国门户。
出师三千,各选尔丑。
四军齐作,殷其如阜。
或拔其角,或脱其距。
长驱洋洋,无有龃龉。
八月壬午,辟弃城走。
载妻与妾,包裹稚乳。
是日崇文,入处其宇。
分散逐捕,搜原剔薮。
辟穷见窘,无地自处。
俯视大江,不见洲渚。
遂自颠倒,若杵投臼。
取之江中,枷脰械手。
妇女累累,啼哭拜叩。
来献阙下,以告庙社。
周示城市,咸使观睹。
解脱挛索,夹以砧斧。
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末乃取辟,骇汗如写。
挥刀纷纭,争刌脍脯。
优赏将吏,扶圭缀组。
帛堆其家,粟塞其庾。
哀怜阵没,廪给孤寡。
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经战伐地,宽免租簿。
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天地中间,莫不顺序。
幽恒青魏,东尽海浦。
南至徐蔡,区外杂虏。
怛威赧德,踧踖蹈舞。
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来请来觐,十百其耦。
皇帝曰吁,伯父叔
元和圣德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和圣德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当时韩愈任国子博士 。这首诗主要歌颂了唐宪宗李纯在平定剑南叛镇刘辟叛乱中的功绩,展现了唐宪宗的文治武功,以及他在朝廷清明、无欺蔽的统治下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以下是关于《元和圣德诗》的具体介绍:
创作背景:《元和圣德诗》是在唐宪宗即位之初,即元和元年(806年)左右创作的。当时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宗文奉诏讨平了剑南的叛镇刘辟。这首诗是作为对唐宪宗平定叛乱功绩的一种赞颂而作。
作品内容:韩愈通过诗歌赞美了唐宪宗的功德,如“皇帝即阼,物无违拒”等句子,表达了对宪宗即位后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赞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皇帝权威和治理能力的认可与尊重。
文学价值:《元和圣德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而且韩愈的诗歌创作理论也在其中得到了体现,如“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等诗句,展现了韩愈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追求。
影响意义:该诗被选入《全唐诗》第336卷第1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和圣德诗》还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这足以说明它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元和圣德诗》是韩愈对唐宪宗功绩的一种颂扬,也是韩愈诗歌理论的实践之作,其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诗词的美,还可以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