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用白绢四幅或六幅,把上述内容分别写出来,张挂在座位旁边。这样,茶的起源、采制工具、制茶方法、制茶用具、煮茶方法、饮茶方法、有关茶事的记载、产地以及茶具的省略方式等,看到了便随时都记载下来,于是茶经也就从此完备了。
《茶经·十之图》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本介绍茶的专著。此书由唐代著名文人、学者陆羽所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
《茶经》不仅是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和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更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精辟的农学著作,阐述茶文化的重要文献。该书详细介绍了茶的起源、制作工具、制作方法、煮茶器具、饮用方式、相关历史、概要等各个方面,为后世研究和发展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茶经·十之图》是《茶经》的一部分,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的形式书写,陈设于座隅,使读者能够随时看到茶的源起、具器、制作、器具、煮茶、饮茶、制茶的大致过程,从而完整地了解到《茶经》的内容。
《茶经·十之图》作为《茶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