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诗句释义:
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译文:
用绢布或其他材料制作成四片或六片,分别书写茶的起源、器具制作、煮茶方法、饮用方式、制茶技术、茶叶来源、茶的简要介绍等内容,陈列在座位旁边。这样,人们可以亲眼看到茶的历史和制作过程,从而了解《茶经》的全貌。
注释:
- 绢素:指用绢布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布帛。
- 四幅或六幅:指书写的纸的数量,四张或六张。
- 陈诸座隅:陈列在座位旁边。
- 茶之源:指茶树的起源。
- 茶之具:指制茶所需的器具。
- 茶之造:指茶叶的制作过程。
- 茶之器:指与茶相关的器具。
- 茶之煮:指煮茶的方法。
- 茶之饮:指喝茶的方式。
- 茶之事:指与茶相关的事件和故事。
- 茶之出:指茶叶的来源地。
- 茶之略:指对茶叶简要的说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茶经的介绍,展现了茶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诗中的“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形象地描绘了《茶经》的制作过程,让人们对茶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诗中的“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也表达了人们对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