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
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州、黄州又下。
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
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
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
黔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注释:
- 译文:山南地区的茶以峡州产的茶为最好。襄州和荆州的茶品质较次。金州和梁州的茶品质更差。
- 译文:淮南地区的茶,以光州产的茶为最好,义阳郡和舒州的茶品质较次,寿州的茶品质较差,蕲州和黄州的茶品质再次差一些。
- 译文:浙西部的茶以湖州产的茶为最好,常州的品质稍逊一筹。宣州、杭州、睦州、歙州等地的茶品质较差。润州的茶和苏州的茶品质再次下降。
- 译文:剑南地区以彭州为最好的茶叶产区,绵州、蜀州紧随其后,邛州再次位列其后,雅州、泸州的品质较差,眉州、汉州的品质再次下降。
- 译文:浙东部地区以越州为最好的茶叶产区,明州和婺州的茶品质较好,台州的茶品质较低。
- 译文:在黔地,恩施州、播州、费州、夷州等地出产的茶品质优良;而在江南,鄂州、袁州、吉州的茶品质良好;在岭南,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的茶品质也很好。这些地区共有十一州未能详细说明茶的品质,但经常可以品尝到这些优质的茶叶。
赏析:
《茶经》是唐代陆羽所撰写的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该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茶叶的历史、源流和现状,还涉及了茶叶的种植技术、制作工艺以及饮茶的方法和道理。其中,《茶经·八之出》部分详细列出了不同地区的茶叶品质,反映了当时茶叶生产的地域特色和品质差异。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唐代茶叶产区的分布和品质特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茶叶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