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祢郎中》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王维,字摩诘,河东人,不仅以其书画艺术成就闻名于世,而且其诗作也深受人们赞誉。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少年时期就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天宝年间,曾担任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官职,但因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晚年时,王维与弟缙同隐于辋川别墅,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
  1. 诗歌原文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2.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送祢郎中》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首句“东郊春草色”便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山川、猿声和湘水的流动,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 音韵和谐:整首诗的押韵十分考究,每一句的末尾都采用了不同的字,使得诗的节奏感更加鲜明。例如,“悠悠”、“洲流”和“秋”三句,不仅音调和谐,更加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鲜明:“湘水”、“猿啼”、“野杏”等意象,既生动又具有象征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1.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的影响: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纷纷避难或流离失所。王维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只能四处漂泊,寻找一个能够暂时栖身之所。这种背景下,《送祢郎中》可能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变迁: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巨大变迁。诗中的“乡山外”和“南中”,分别象征着诗人曾经熟悉的故乡和他所在的地方,这些变化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 体现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早归奏”一句,暗示了诗人希望尽快结束流亡生活,回到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这种心境反映了唐代诗人普遍的精神追求。

王维的《送祢郎中》不仅是一首描写离别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深刻情感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更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中所坚守的那份宁静与超脱。这首诗不仅是王维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高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注解

送祢郎中:一作「送徐郎中」。

才忌秋:一作「绝忌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