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节度孔目、官征仕郎、行太仆寺典厩署丞张庭询检校,朝议郎、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撰并书。
维唐天宝八载,太岁己丑,夏六月甲午,朔十有五日戊申,银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郭公,薨于蜀郡之官舍,春秋五十有九。
皇上闻而悼焉!诏赠太子太师,赙物千匹,米粟千石,官给灵舆,递还东京,所缘葬事,量事官供。明年青龙庚寅,夏五月戊子,朔十五日壬寅,葬于偃师县之首阳原,先茔之东,礼也。
呜呼!公讳虚己,字虚己,太原人也。其先虢叔之后,虢或为郭,因而姓焉。巨、况、泰、璞,蝉联史、氏。公即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昶之玄,皇朝泾州刺史、朔方道大总管、赠荆州都督、谥曰“忠”澄之曾,朝散大夫、太子洗马琰之孙,朝议大夫、赠郑州刺史义之子也。自骠骑至于郑州,世济鸿休,有嘉闻而不陨名矣。公粹精元和,禀秀星象,蹈道深至,安仁峻极。孝悌发于岐嶷,德行沦于骨髓。幼怀开济之心,长有将明之望。十岁诵老庄,即能讲解,臬诸经典,一览无遗。十一丁郑州府君忧,泣血斋诵,三年不怠。太夫人在堂,终鲜兄弟,左右就养,朝夕无违,六亲感叹焉!未冠,授左司御率府兵曹。秩满,授邠州司功,充河西支度营田判官,拜监察御史里行,改充节度使判官,正除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判官仍旧属。吐蕃入寇瓜、沙,军城凶惧,公躬率将士,大殄戎师。
皇帝闻而壮之,拜侍御史。俄迁虞部员外郎、检校凉州长史、河西行军司马,转本司郎中,馀如故。转驾部郎中兼侍御史,充朔方行军司马。开元廿四载,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加朝散大夫、太子左庶子兼中丞,使如故。数年,迁工部侍郎。顷之,充河南道黜陟使,转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天宝五载,以本官兼御史大夫、蜀郡长史、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本道并山南西道采访处置使。
清静寡欲,不言而化,施宽大之政,变绞讦之风,不戮一人,吏亦无犯。省繇费,蠲力役,巴蜀之士,暖然生春。前后摧破吐蕃,不可胜纪
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并序(郭虚己墓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此墓志有篆书志盖,悬针篆十六字“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有人以为可能出自颜真卿之手,尚待佐证以助推论。墓志为楷书,志文与书写皆颜真卿一人所为。墓志高一百六十点五厘米,宽一百零五厘米,有浅界格,字径二点五厘米左右。共三十五行,每行十五字至三十四字不等,凡一千一百一十五字。另有“剑南节度孔目官征仕郎行太仆寺典厩署丞张庭询检校”,一行二十三小字,合计共一千一百三十八字。出土时不慎将墓志撞裂,由左侧最后一行“沲”字至右侧第二行“书”字呈凹形断裂,有三十余字受不同程度损伤,殊为可惜,是故,此墓志无完拓。
注解
唐天宝八载:即公元749年。
赙(fù):以财助丧。
灵舆(yú):灵车。
臬(niè)诸经典:臬,法度,标准,此处作动词。
监察御史里行:唐官职名。
正除:授以正式官职。
殄(tiǎn):尽,绝。
绞讦(jié):斥责别人的过失。
繇(yáo):力役,通“徭”。
蠲(juān):免除、去掉。
暖(xuān):为“煖”的正体字,同“煊”、“暄”。
卌(xì):四十。
冲年: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