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于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1086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暮春》这首诗中,王安石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对暮春时节的感慨。首句“无限残红著地飞”,以生动的视觉描写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而“溪头烟树翠相围”,则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春日图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则巧妙地借杨花随风飘散的自然现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王安石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王安石的《暮春》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景色赞美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远的思想境界。通过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