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暮春
介绍
《暮春》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生于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1086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暮春》这首诗中,王安石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对暮春时节的感慨。首句“无限残红著地飞”,以生动的视觉描写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而“溪头烟树翠相围”,则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春日图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则巧妙地借杨花随风飘散的自然现象,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示了王安石作为一位伟大文人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王安石的《暮春》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景色赞美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远的思想境界。通过学习王安石的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相关推荐
暮春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 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翻飞还一丛。 注释与译文: 1. 暮春:指春天的傍晚或初夏时节。 2. 卧病拥塞在峡中:形容疾病缠身,身体不适,处于闭塞之地。 3. 潇湘洞庭虚映空:潇湘和洞庭(古代地名,今属湖南)的山水倒映在清澈的天空之中,景象空旷。 4. 楚天: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诗句解释 1 暮春:指的是春天将尽之时,通常指春季的最后几天。 2. 春期行晼晚: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时间接近傍晚。 3. 春意剩芳菲:春意未减,但已不是初春时节,而是稍后一些。 4. 曲水应修禊:在古代文化中,修禊是一种仪式,用于净化水源,象征着对自然的敬畏和清洁。这里可能是指在某个地方举行的与春天有关的活动。 5. 披香未试衣:意味着虽然天气温暖,但尚未到可以更换为轻薄衣物的时候
【注释】 1. 北山:指北邙山。 2. 南涧:指洛阳城南的伊水。 3. 浑:全。 4. 江滨:长江边。 【赏析】 《暮春》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古诗,作于唐开元十九年(731)春天,当时王维在洛阳任给事中,本篇即写于洛阳。此诗以“暮春”为题,意谓暮春时节,作者在洛阳所见到的景物。诗中描绘了北山上和南涧旁两个不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暮春时节的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句写景。从字面上看
【注释】: 暮春(春天的傍晚);残红——落花;飞——落。着地——落在大地上。溪头——小溪边。烟树——迷蒙的树木。翠相围——青翠的树林相互拥抱。杨花——柳絮。独得东风意——唯独受到了春风的喜爱。相逐晴空去不归——随着晴朗的天空飘走,不肯返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满地飞落的鲜花,迷蒙的树林,随风飘扬的柳絮,以及它们在天空中飘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注释】芙蕖:荷花。历抽新叶:抽出新芽。苜蓿阑干:指花圃中的栏杆,也泛指花草树木的篱笆。晚花:即“残花”,落了的花。白下门:古地名,在南京。东春:春天的东边,即正午时分。莫嗔:别生气。杨柳可藏鸦:意思是说柳树茂密可以遮住乌鸦,比喻有遮蔽物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色的小诗。首句写荷花长新叶;第二句写苜蓿阑干上盛开着花朵;第三句写暮春时节,日已偏西,白下门一带已经春意阑珊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 第一句“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哀伤。索寞表示孤单无依,红芳指春天的花朵,又一年表示春天已经过去。老郎指的是诗人自己,空解表示无能为力,惜春残意味着惋惜春天的消逝。 第二句“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声音。莺啭指的是黄莺鸣叫,夸杨柳表示赞美柳树的美丽
暮春 姚黄魏紫恼人看,罗袜成尘俯仰间。 蜀魄声干花有血,湘灵泪尽竹无斑。 年光冉冉趋双鬓,暮雨霏霏失四山。 老里情怀天地窄,莫教一日酒杯闲。 注释: ①姚黄:一种名贵的牡丹品种,色如黄;魏紫:一种名贵的芍药品种,色如紫。 ②蜀魄、湘灵:都是传说中的仙女。 ③冉冉:渐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首联“姚黄魏紫恼人看,罗袜成尘俯仰间”描述了暮春时节牡丹芍药盛开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以下是逐句释义和对应的译文: 1. 暮春(春天的暮色) - 描述了时间背景,即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2. 游子 - 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 3. 春衫已试单 - 说明春天已经过去了,而游子依然穿着旧衣,可能意味着游子的心境依旧未变,或者他仍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4. 桃花飞尽 - 描述春天的景象,桃花已经凋零落尽。 5. 野梅酸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伏槛临堂更曲池: - 关键词解释: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面对自己的书房,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美好。"伏槛"意为靠在栏杆上,形象地描绘了坐在室内的情景;"临堂"则指站在室外的庭院中,两者结合,构成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无限感慨。 - 赏析: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家的美好记忆,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通过"伏槛"这一动作
【注释】 1. 暮春:春天的暮春,即晚春。 2. 兹辰:这个日子或时光。 3. 霁色:雨后天晴的天色。 4. 不吾与:不被我左右。 5. 悠悠:闲适、从容的样子。 6. 何事:什么事情。 【译文】 闭紧门窗听风雨,竟不知门外已是春天。 在这美好的时刻里随意漫步,晴空万里如相亲般美好。 时间不会因我们而停留,花儿柳树随时都在更新。 悠闲自在地生活究竟为了什么,忽然怀念起故旧之人。 【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象的小诗。首句写流水穿沙的景象,次句写林叶深深不见归鸦的情景,三、四句则写作者自恨春来浑不识,殷勤着地拾残花的情态。 译文: 溪水溅溅流过沙滩,树林里的叶子深深的遮住了乌鸦。我自恨春天来到,自己全然不认识它。殷勤地扑打着地面捡拾着那些凋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所写。“暮春”指的是春暮之时,即春末夏初的时候。 首句写流水穿沙的景象,水流潺潺,穿过了沙滩
下面是对这首诗《暮春》的逐句翻译、译文与注释,以及对诗句的赏析。 1. 诗句翻译: - 春光可搅去如惊:春光如此强烈,以至于让人感到惊讶和困惑。 - 乐事能追不得行:想要享受春天的乐趣,却发现无法行动。 - 禊事已觞王内史: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已经完成。 - 披香只赋庾兰成:只在香熏中赋诗,赞美庾信。 - 敢嫌塞柳浑无意:即使看到塞外的柳树也无心欣赏。 - 尚喜山花自有名:仍然喜欢山中的花
诗句释义: 1. 兰亭明日禊馀春: 指的是在兰亭这个地方,明天是禊(一种古代的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春天。 2. 风冷难回积雨云: 描述的是天气寒冷,难以驱散厚重的云层。 3. 不惜芳菲倦游赏: 表示不吝啬于欣赏美丽的花朵和风景,即使已经疲惫。 4. 雅宜竹下闭门人: 适合在竹林下闭门读书或休息,表达了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方式。 译文: 兰亭附近,明天是禊祭后的春天。但天气寒冷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整首诗进行赏析。“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这两句的意思是:春末夏初的滩涂上,细嫩柔长的芦苇随风摇曳。远处的群山在薄暮中显得朦胧缥缈。“帘卷深空日永”,这一句的意思是:天黑了,窗帘也卷起来了,时间已经很晚了。“鸟鸣花落春残”,这一句的意思是:鸟儿欢叫,花儿凋零,春天将要过去了。 【答案】 示例:暮春
【注释】 1. 暮春:指春季的末梢。 2. 柳外宫莺啭晓寒:宫莺,即黄鹂。晓寒是早晨的寒冷。 3. 万花开尽正春残:春天即将结束,百花凋零。 4. 沉香亭北栏干曲:沉香亭在长安城东北角,这里借指皇宫。 5. 独抱琵琶看牡丹:独抱琵琶看牡丹是白居易晚年时的一种寄托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时节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志趣。 “柳外宫莺啭晓寒”
【注释】 暮春:指春天将尽之时。 忙里偷闲慰晚途:忙碌之余,找一点时间来安慰自己。 日日在东湖:每天都到东湖去。 凭栏投饭看鱼队:站在栏杆边投饭喂鱼,看鱼儿们成群结队的游动。 挟弹惊鸦护雀雏:用弹弓射击惊吓乌鸦,保护小麻雀。 俗态似看花烂漫:世俗的生活就像欣赏美丽的花朵一样随意自在。 病身能斗竹清癯:身体虚弱但还能与竹子争高下,形容虽病却依然保持清高的姿态。 风月随人不用呼:享受自然美景
暮春 憔悴都门白发新,归来一振客衣尘。 啼莺妒梦频催晓,飞絮钟情独殿春。 湖上风光犹淡沱,尊前怀抱颇清真。 诗成绝恨知心少,自写吴笺寄故人。 注释: 1. 暮春:即春天的末尾时节,也指暮春时节。 2. 憔悴:形容人身体消瘦,面色枯黄或神情沮丧的样子。 3. 都门:京城的大门。 4. 白发新:头发已经变白了。 5. 客衣尘:客人的衣服沾满了尘埃。 6. 啼莺:黄莺鸟的叫声。 7. 飞絮:飘落的柳絮
暮春 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 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 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 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注释: - 暮春:指春天的晚期,通常是指春天的最后几天到初夏的时候。 - 数间:几间;数量不多的几间。 - 茅屋:简陋的房子,用草和木头搭建而成。 - 镜湖滨:镜子般平滑的湖畔。 - 万卷书:形容书籍多,藏书丰富。 - 不救贫:无法解决贫穷问题。 -
暮春 山阴又见暮春初,禁火园林社雨馀。 世事不妨随日改,年光未遽与人疏。 豉香下箸尝莼菜,盐白开奁得䱥鱼。 草草一杯终可喜,数间茅屋亦吾庐。 【注释】 1. 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 2. 禁火:古代风俗,寒食节禁火,以祭祖扫墓。 3. 社雨:春季雨水时节的天气和习俗。 4. 世事:指世间的纷扰事端。 5. 随日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6. 年光:岁月光阴。 7. 豉香
译文: 清晨的夜雨轻轻拂过,带来了一丝微寒和晴朗。牡丹花在春天末开尽了。庭院前飘落的是柳絮,而叶里新出的莺声到处都有。人到了老年头发自然脱落,但青春不会再回来。不如学陶渊明种上稻米,长出美酒过一生。 注释: 1. 暮春: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2. 夜雨:深夜的细雨,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3. 轻寒:轻微的寒冷。 4. 晓晴:清晨的晴朗天气。 5. 牡丹:一种常见的花卉,这里可能是指春天的花。
【解析】 本诗是诗人暮春时节在旅途中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其一,首句以“春尽无何耳”起,点明时令已是暮春,但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消退,诗人仍然可以感受到春意的余韵。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景色的绚丽多彩。接着,诗人以“客行犹及之”来表达自己依然能欣赏到春天的美丽。这里的“及”字,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无奈。 其二
暮春 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 风和日暖才三月,花落春归又一年。 得意自应谈事业,有怀谁肯卧林泉。 荷锄带月行歌处,付与孤踪百世传。 注释: 1. 暮春: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2. 巳过清明谷雨天:已经过了清明节和谷雨节。这两个节气通常在春季,分别标志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 3. 燕忙莺懒蝶蜂翾:燕子忙碌地飞翔,黄鹂悠闲地鸣叫,蝴蝶和蜜蜂忙碌地飞舞,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4.
暮春 花飞檐语恰经旬,强半韶华断送频。 三月便晴三十日,一年只有一分春。 酒甘不饮心如醉,诗苦耽吟味越真。 攲枕北窗清梦觉,落红啼鸟伴幽人。 注释: 1. 花飞檐语恰经旬 - 意指春天里花儿盛开,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屋檐上如同在说话。"恰经旬"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2. 强半韶华断送频 - 意思是说,春天的花期非常短,很多花朵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已经开始凋谢了
诗句原文: 1. 寂寞园林三月时,客中几度见春归。 2. 柳眉绿皱莺无语,花脸红销蝶懒飞。 3. 节物暗催双鬓老,功名长与寸心违。 4. 百年身世成何事?回首西山又落晖。 译文: 1. 在寂静的庭院中度过一个春日,多少次我在异乡目睹了春光逝去。 2. 柳树垂下的绿色眉毛仿佛在叹息,黄莺无声地站在枝头;花朵逐渐凋零,而蝴蝶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不再飞行。 3. 岁月无情地催促着双鬓变白
【注释】 1. 暮春:指春季将尽的时节。 2. 阑珊:衰败,消逝。 3. 荼蘼(túmí):又名“木槿”,一种落叶灌木。 4. 懒看:懒得去观赏。 5. 深院:幽静的庭院。 6. 眠听雨:在庭院里躺着听雨声。 7. 重重帘影:形容室内帘幕重叠,遮蔽了光线。 8. 春寒:春天的冷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园林景色。诗人通过对园林中花事的描绘
诗句注释: - 暮春: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也指春天的景色或气氛。 - 芳事阑珊三月时:意思是春天的美好事物已经接近尾声。 - 春愁唯有落花知:春天的忧愁只有落在地面上的花才能理解。 - 柳绵飘白东风老:柳絮飘飘落下,仿佛被白色的东风吹老了。 - 一树斜阳叫子规:在一棵树上,夕阳的余晖似乎在叫着子规(一种鸟类)。 译文: 随着暮春时节的到来,春天的美景已近尾声。然而
【注释】 暮春:暮春时节。一帘新雨,指细而密的小雨。又春阑:又到了春天将要结束的时候。 柳腰:即“柳腰身”的简称,用来形容女子的身材苗条。瘦得难禁舞:形容柳腰消瘦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今夜春风莫更寒:今晚的春风不要更加寒冷。莫更寒:不要再冷。 【赏析】 《暮春》,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香透蜂房蝶梦残,一帘新雨又春阑”
注释:暮春 花儿开花又花谢,都无心去欣赏;转眼间薰风吹绿了林子。人生不能随春天的离去而结束,眼中云彩与傍晚的云一样深。锦鸠呼唤妇女商量如何下雨,白蚁在排兵布阵弄阴。除了墙头老山色,再没有客人愿意来寻我。 赏析:此诗描写暮春景色。首句写落花无情,点出题意。次句写风过林中,树木更显浓绿,烘托出春光的盎然。第三句说人事不因春天而去,突出了诗人对春光留恋的情感。第四句说云彩像眼睛和傍晚的云一样深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和重点诗句进行分析。“暮春”是诗歌的标题,“雕巧春风弄物华,有春无巧是天涯。”意思是春天里,春风把万物装饰得十分美丽,可是如果没有了那巧妙的春风,世间就变得荒凉冷清,仿佛天之涯地之角。“雕巧”指春天里的风。 【答案】 示例:雕巧春风弄物华,有春无巧是天涯。 译文
注释: 暮春时节,燕子飞来时春天已经结束了,我拄着拐杖在绿荫中走来走去。 静看紫槿花没有根茎的依附,开与落全凭一阵风的吹拂。 译文: 春末的时候,燕子飞来时春天已经结束了,我拄着拐杖在绿荫中漫步。 静静地看紫槿花没有根茎的依附,开与落全凭一阵风的吹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紫槿花开落的情景来表达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燕子来时春事空”,以燕子归来为标志,暗示了春天的结束
暮春 园林深处绿成堆,更着松阴一径苔。 烟欲过墙风约转,水将争港石冲回。 断云收雨鸠呼妇,嫩麦盈堤雉应媒。 独有残红春不管,等闲飞入酒卮来。 【注释】: ①暮春:春季晚景。 ②园林:园中。 ③深:幽深。 ④更:又。 ⑤松阴:指松树的浓荫。 ⑥烟:这里指山间的云雾。 ⑦风约:风儿吹拂。 ⑧争港:争流。 ⑨应媒:应和媒人。 ⑩独有:只只有。 ⑩残红:未落尽的花瓣。 ⑪等闲:随便。 ⑫酒卮:酒杯
诗句释义与译文: 注释: 1. 暮春: 指晚春时节,春天即将结束的时期。 2. 渡头步石: 描述在渡口休息时踏着石头的情景,可能表示旅途劳顿后的片刻休息。 3. 巳平沉: "巳"在这里可能指时间,"平沉"形容水面平静如镜。 4. 三月溪流处处新: 描述春天里溪水流动的声音和景象。 5. 柳絮飘零: 柳树的种子或花絮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无常和美丽。 6. 游子梦: 离家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梦
诗句如下: 草带全铺翠,花房半坠红。 译文:草地上一片翠绿,花房里一半是红色。 注释:翠绿:指草的颜色;翠:绿色;花房:指花朵;半:一半;红:红色。 赏析: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农家榆荚雨,江国鲤鱼风。 译文: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下雨,江国的鲤鱼在风中游动。 注释:农家:农村的人家;榆荚:榆树的果实;雨:雨;江国:江边的国家,泛指江南一带;鲤鱼:一种鱼类;风
【注释】 暮春:春季的晚期。 燕翼:燕子。 初乾渌满池:刚把池水晒得干涸,水草已经长满了池塘。 桑阴:指桑树的阴凉,这里泛指春天的景色。 麦黄时:麦子成熟的季节。 一年春事又成梦:一年的春光美景又都成了梦中的景象。 几日愁怀欲废诗:几天来忧愁的心情,想放弃写作了。 料理病身:料理着身体(即养病)。 尝药遍:尝试着服药。 揩摩:拭擦。 睡眼看书迟:因为眼睛有病,看起书来很吃力。 翛然:闲散的样子。
暮春 兹辰如翻车,其行靡脱毂。 春无十日妍,见此条蔓绿。 苍苔拾落花,天膏尚如沐。 足身岂不好,反覆看已熟。 惟有白石子,粲粲菖蒲斛。 译文: 春天的气息如同翻车的轮盘,滚动向前不断前进,没有停歇。 虽然春天只有短短十几天,但已经足够让人欣赏到它的美丽,看到它带来的生机勃勃。 苍翠的青苔上落下了花瓣,仿佛沐浴在天降的甘露中一样。 行走其中,脚步和身体都感到非常舒适。 反复观看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结合诗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诗句的意境。 “暮春”是这首诗的标题。从“纤纤乱草平滩”、“冉冉云归远山”可知,这是一幅暮春时节、江南水乡的景色:细碎的柳絮在江滩上飘拂;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帘卷”一句,点出时令。“日永”,指白昼渐长。“鸟鸣花落”,点明节序。 此诗为七绝,首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暮春” - 关键词:暮春 - 解释: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节。 - 赏析:《诗经·国风·周南·汉广》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此处借用“汉广”,表达春天即将过去的情感。 第二句:“跨马寻春去,未容春便归” - 关键词:跨马、寻春、春便归 - 解释:形容作者急切地想要寻找春天。 - 赏析:通过“跨马”和“未容春便归”的描绘
暮春 顾我疏慵事事休,三间茅屋碧溪头。 喜添新竹当门碍,踏破苍苔怕客游。 菜叶不教随水去,松花应待及时收。 有时乘兴登皋望,上水舟冲下水舟。 注释: 1. 顾我疏慵事事休:表示自己对事物漠不关心,懒得处理。 2. 三间茅屋碧溪头:描述自己的住所在碧绿的溪流边上,有三间简陋的茅草屋。 3. 喜添新竹当门碍:表示自己喜爱新长出的竹子,因为它们挡住了自己的家门。 4. 踏破苍苔怕客游
【注释】: 暮春: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啭(zhuàn):鸣叫,声音优美动听。黄鹂:一种小鸟。 如今:现在,现在。作:做。看花念:赏花的意思。 空对垂杨惜别离:空对着杨柳,感叹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即将结束,人们不再为赏花而感到高兴了。诗人在暮春的景色中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首句“老尽春风蝶未知”,意思是春天已经过去
【注释】暮春:指暮春时节。自嗟:自己感叹。中岁在:中年时。不与:不如。其如:犹言“何若”。老大时:年老之时。百年归览镜:谓人将老时,翻看旧时之影。万事入支颐:谓人年老后,万事都需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此意无人会:意思是诗人的这一意思只有他自己能理解。陶情:寄托情感。 【赏析】 诗写人生感喟。首联“自嗟中岁在,不与暮春宜。”说自己已到了中年后,不能和春天一样,有美好的时光去享受了
【注释】 压枝梅子:压在梅树枝条上的梅子。青黄:指梅子初熟时的颜色。 叶底残红雨褪香:指梅子落尽后,叶子下面的红色花瓣和花蕊被水淋湿后散发出的香气。 翠钿舞风榆落荚:形容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翠钿指的是绿色的蝴蝶,舞风指的是蝴蝶翩翩起舞,榆落荚则是指榆树的果实落下。 绿针浮水稻抽秧:形容春风吹过稻田,稻苗抽出嫩芽,如同绿色的针尖一般。 酒浓犹觉春酲困,睡美方便午梦长:意思是说,虽然喝了很多酒
暮春 众芳丽春辉,夭冶眩红紫。 纷纷儿女情,围香醉罗绮。 笙箫夜呜呜,申旦欢未已。 鶗鴂何处鸣,繁华总流水。 谁知摇落时,可以观物理。 注释: 1. 众芳丽春辉:春天的花朵都盛开着,显得美丽动人。 2. 夭冶眩红紫:艳丽迷人,让人眼花缭乱。 3. 纷纷儿女情:指人们之间的情感纠葛,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 4. 围香醉罗绮:在华丽的罗绮中陶醉,沉迷于世俗的享受。 5. 笙箫夜呜呜
诗句释义与赏析如下: - 诗句解读: 1. “楝花零落晓溪津”:楝花在清晨的溪流边飘落,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2. “节物无情不恋人”:自然界的事物没有情感,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展示春日的生机。 3. “二十四风看已尽”:二十四节气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也渐渐消退。 4. “等闲觞酒过青春”:随意举杯饮酒,时光已匆匆流逝,青春不再。 - 译文: 1. 晨曦中,楝花零散地落在溪流的岸边
暮春 山馆青春老,溪扉白露斜。 微风起新絮,小雨落馀花。 蜜满蜂登课,泥香燕作家。 物情犹好在,人事益纷挐。 注释: 暮春: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山馆青春老,溪扉白露斜。 微风起新絮,小雨落馀花。 微风、新絮、小雨、馀花:都是描述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 蜜满蜂登课,泥香燕作家。 蜜满: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采蜜。 泥香:燕子在泥土中筑巢。 物情犹好在,人事益纷挐。 物情:自然界的景色和气息。 人事
注释: 暮春:春天的末尾。 百花:指各种花。 眼底乱飘零:眼中看到,心里感到,百花纷纷落下。 绿满池塘草又生:池水已经干枯了,但是草丛又重新生长出来。 绝色海棠春也妒,况他风雨本无情:绝色海棠在春天也会嫉妒,何况它本身就是无情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描绘百花、池塘、草木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叹。 首句“百花眼底乱飘零”,描绘了春天末的美景
【解析】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色的小诗。首句“绿阴庭院碧窗纱”是说院里的树荫浓密,庭院里挂着绿色的窗帘;次句“半卷珠帘映晚霞”,描写的是从珠帘缝隙透进的夕阳余辉照在院子里,显得分外幽静;三、四句“芳草萋萋春寂寂,东风吹落残花”,写的是芳草长满了整个庭院,春天已过去了,而东风吹落了院内飘零的花瓣。此诗以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春光易逝、美好时光难留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绿荫掩映着庭院
暮春 陌上歌声枕上听,秋千梧影两亭亭。 春风三月正花好,晓日一竿初酒醒。 注释: 1. 暮春:指晚春时期。 2. 陌上歌声枕上听:在田间小路上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在夜晚的枕头上听着。 3. 秋千:一种儿童游戏的工具,用两根绳子系住身体悬挂在空中。 4. 梧(wú)影:梧桐树的影子。 5.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6. 春风三月正花好:春天的风和三月的花都非常美好。 7. 晓日一竿初酒醒
【注解】 榆荚:榆树的种子,像豆子一样小。 上界:天界,这里指天上。 蜂蝶:即花间蜜蜂、蝴蝶。 【赏析】 此诗写暮春之景,抒发伤春之情。首句“暮春”点明季节,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榆荚搅晴空”是说暮春时节,榆荚纷飞,搅乱了晴朗的天空。榆荚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春天的象征,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的“雎鸠”,指的就是鸳鸯鸟
【注释】 暮春:春天的末梢。亭亭:形容树木高大茂盛。午荫:树荫覆盖中午时分,指绿荫。倦游:厌倦了游览。成诗:写出诗句。落花:落花时节。春晚:早春时节。客中:在外地作客之时。酒:饮酒。啼鸟:鸟儿啼叫。日长:白天时间很长。人正棋:下棋的人正在休息。盘篆香:盘香燃烧的香气。空院寂:空寂的庭院。秋千影阁画阑:秋千架影子映在阁楼上,栏杆上绘有图画。闲边:闲暇之处。颇适观鱼兴:非常适宜观赏鱼儿。飞絮
暮春 风雨不出门,人事颇周浃。 高斋诵金文,虚昼了白业。 登楼聊四望,新翠满林叶。 江南春欲暮,日月如转睫。 青山犹故人,浮世堕灰劫。 谁能凌汗漫,长使幽意惬。 注释: 1. 风雨不出门:指天气不佳,不能外出。 2. 人事颇周浃:指与人交往融洽,彼此关系亲密。 3. 高斋诵金文:在高处的书房诵读金文。金文,古代刻在金属上的文字。 4. 虚昼了白业:在空闲的时间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或事业。 5.
注释: 暮春时分,槐树柳条轻拂着天空,长长的云彩被它们轻轻拂动;清幽的树荫覆盖在矮小的墙头。所有的花卉都已经凋谢,只剩下菜花一片黄色。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象。首句“槐柳拂云长”形象地描绘了槐树和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次句“清阴覆短墙”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树木带来的凉爽气息,以及它们为矮墙带来的阴凉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阑珊:将尽,衰退。 景渐稀:景色渐渐稀疏。 梨花飞尽柳花飞:形容春天的景致已经消失,只剩下飘零的花絮。 闲门要路皆芳草:形容道路两旁都长满了芳草。 惆怅王孙独未归:意思是说春天的景色已经很美了,可只有我独自没有回去,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所作,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春事阑珊景渐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城边杨柳飞白花 - 注释: 城边的杨柳已经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 译文: 城边的柳树已经开始了春日的盛开,飘散着洁白如雪的花絮。 2. 河上春风吹暮沙 - 注释: 春天的微风拂过河面上的沙子。 - 译文: 春天的微风轻轻吹动着河面上的细沙,带来一丝丝温柔的气息。 3. 飘飘岁月此双燕 - 注释: 燕子在岁月中飞翔,轻盈而自由。 - 译文: 燕子在时间的流逝中自由地飞翔
暮春 风柔南陌草芊芊,渐近清和四月天。 云净高楼无去雁,雨晴深苑有啼鹃。 扫除花锦铺苔席,摇荡春光飞柳绵。 屈指韶华如过隙,可令容易度流年。 注释: - 风柔南陌草芊芊:风轻柔地吹过南方的小路,草儿茂盛。 - 渐近清和四月天:渐渐地接近了清新和煦的四月。 - 云净高楼无去雁:天空晴朗,云层消散,没有飞鸟离去。 - 雨晴深苑有啼鹃:雨后晴天里,深苑中有杜鹃在啼叫。 - 扫除花锦铺苔席
暮春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注释: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和风吹动亭中的竹子,嫩笋仿佛要相互交织。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春天的思绪被繁花所增添,而春天的忧愁却被落花所加剧。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在屋檐下栖息的是黄色嘴巴的小麻雀,在树林中哺乳的是满头白发的乌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我因惜春而坐
暮春 九十春光似转蓬,半晴天气雾溟蒙。 一池新水今朝雨,满地残花昨夜风。 白发自怜诗兴在,红颜莫放酒樽空。 闲看青简思今古,得失由来一梦中。 注释: 1. 暮春:指春天的暮色时分,一般是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2. 九十春光似转蓬:形容春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随风飘荡的草籽一样。 3. 半晴天气雾溟蒙:天空中云层不厚,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但云层仍能模糊地看到远处的景物。 4. 一池新水今朝雨
暮春 莫向桃花又问津,只今已是武陵人。 经旬芝术还歌枕,细雨林塘不住春。 一入青山疏故旧,千秋素业在沉沦。 湖边似有渔舟路,急与秋风长绿蘋。 译文:不要向桃花中问渡口,如今我已成了武陵渔人。 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和休息,我又开始唱歌睡觉了。 细雨绵绵笼罩着林塘,春天的气息始终无法停歇。 一旦进入了青山,就会疏远过去的朋友,留下千年的功业。 湖边好像有一条通往渔家小径,秋天的风中荡漾着绿色的浮萍。
注释: 暮春:春天的傍晚。 寻真谁到百花源:追寻真理的地方在哪里?谁能到达? 欲把韶光一手援:想把美好的时光握在手中。 晓露湿枝低压帽: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树枝,低垂的帽子。 午风吹絮乱粘尊:中午的风使飘散的柳絮四处飞舞,粘在酒杯上。 休听蜀魄千声怨:不要倾听蜀国的悲哀之声。 为问姚黄几色存:询问哪种颜色还存留。 点也不知谈乐事:我也不知是否谈论了快乐的事情。 杏坛终古独含恩:杏坛自古以来只充满恩泽
【注释】吾:我,指作者自己。适点也志:到野外去散心。暮春:初春时节(农历三月上旬到中旬)。 【赏析】《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这些诗多感伤哀怨之音、表现离愁别绪之情,但也有一些抒发个人志向、表现豪情壮志之作。此诗即其一例。全诗写春天的景色和游春的心情,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首句“我适点也志”,表明诗人出游的动机和心情;次句“暮春春服成”,说明出游的时间和季节;第三句“迟回绿柳下”
【注释】 暮春:晚春、早春。 绿暗红稀:指春天将逝,花草凋零。 小墙阴:院落里的矮墙。 凋荣:草木枯黄凋谢。 何恨:恨什么。 数过禽:数着鸟儿飞过的次数。 【赏析】 《暮春》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首联写暮春景色,以景衬情;颔联写物与人的情感交融;颈联抒发人生哲理;尾联则以“数”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全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
暮春 万里月当户,邮亭花满枝。 行人花下发,短笛月中吹。 坐觉春光损,频惊斗柄移。 天边芳草绿,愁绪细如丝。 注释: - 万里:形容距离很远。 - 月当户:月亮高悬在窗户上,照进室内。 - 邮亭:驿站的亭子,用于休憩和等待。 - 花满枝:树枝上挂满了花朵。 - 发:开花。 - 短笛:指用小号或笛子之类的短乐器吹出的旋律。 - 坐觉:突然感觉到。 - 春光:春天的气息或景色。 - 频惊
暮春 辇道花残愁暮春,越王台下草如茵。 山川半入蘼芜色,城廓全销车马尘。 几树人家临曲水,隔溪渔火是迷津。 物情生态俱无赖,拄杖行歌逐隐沦。 【注释】 1.辇道:皇宫的御道。 2.越王台:指吴越的都城,位于今浙江绍兴。 3.草如茵:草地像铺了地毯一样。 4.蘼芜:一种香草,也称为“凌霄”,古人常用来比喻美人迟暮。 5.迷津:迷失方向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景色美丽但令人迷失。 6.物情生态俱无赖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考生就先要分析诗中的每句诗句的意思;如果要求“分析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考生就要分析诗中作者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象征”等;如果要求“分析该诗所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考生就要分析诗句中所抒发的情感,如“忧国忧民”“思乡”等。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题为《暮春》。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第一句:“暮春休道春归去,青春去复回。”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对春天永恒不灭的向往,即便到了暮春时节,春天似乎并未真正离去。"青春去复回"则暗示了春天虽然结束,但生机和活力仍在回归。 - 翻译:尽管暮春时分,我们常常说春天已经结束了,但春天从未真正离开过。它的活力依然回归,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何时
暮春 病中不知春去速,才逢寒食又清明。 何人作伴共闲话,无酒无花慰此生。 注释: 暮春:春天的末尾时期,即晚春。 病里不知春去速:因为生病,无法感知春天的迅速流逝。 才逢寒食又清明:刚刚过了寒食节又到了清明节。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个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禁火吃冷食。 何人作伴共闲话:没有人可以和我一同享受闲暇时光,聊天打发时间。 无酒无花慰此生:没有酒可以喝,没有花可以赏
注释: 绿遍郊原春意阑,幽禽翔集带馀寒。 暮春风已吹满大地,草木葱茏生机勃发。 斜风吹雨淅沥淅沥急,枝头小鸟在四处飞散寻找栖息之地。 枝北枝南都未能安放停歇
【注释】 暮春:指晚春时节。 槐柳拂云长,清阴覆短墙:指晚春时节,槐树和柳树枝条长而柔韧,轻轻拂动着天边的云彩;短墙四周被槐柳的绿荫覆盖,显得清新宜人。 群芳俱落尽,只有菜花黄:百花凋落,只剩下菜花盛开,呈现出一片金黄色。 【赏析】 此诗是写暮春时节的景致。首句“槐柳拂云长”写暮春之景,槐柳条条如丝带般垂挂天际,轻拂着云朵;“拂云”二字写出了其柔美、轻盈之态,也暗示了时间之早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点来筛选诗句。解答时需要了解诗词的大意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本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写了一个暮春时节闲情逸致的游园情景。前四句主要写暮春景色,中间四句主要抒发诗人的闲情逸志、伤春惜时的情怀,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惆怅失落的情感。 “暮春”即暮春时节,指春季末了的时候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春天将尽。 垂晚暮:傍晚时分。 天气转清和:气候转暖,天气变得清爽宜人。 迟日:落日。 花萼:花的萼片,即花托,是一朵花的一部分。 水波:水中的波纹。 抛书常懒读:放下书本,懒得再读书了。 得酒即狂歌:得到美酒就要尽情歌唱。 看取星星发:观察天上的星星。 今年又校多:今年的考试很多。 【赏析】 这首五绝写于暮春之际。诗人面对暮春时节,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注释: 暮春时节,养拙林泉已经很久避开人烟了。西门的斜阳下,鸟儿在春日里鸣叫。东君(春天)胡乱地撒榆钱下来,散给那些贫家不算是缗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首句“养拙林泉久避人”,写出了诗人厌倦尘世喧嚣,远离人烟,过着隐逸生活的决心和行动。 第二句“西门斜日鸟啼春”,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他日常生活的地点——西门附近。夕阳斜照,鸟儿在春天的阳光中自由自在地歌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暮春时节的孤独与感慨,以及春日美景与岁月流逝带来的对比感受。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暮春 诗句释义: “暮春”指的是春天将尽的时候,通常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四、五月份。这个时期自然界的变化最为明显,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生机盎然,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种即将结束或告别的氛围。 孤馆凄凉客思淹 注释: 这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在孤寂的客栈中感受到深深的孤寂和寂寞。这种情感是由于远离家乡
暮春 淑气届清和,春游兴已过。 草晴香雾合,花尽绿阴多。 事业孤衷在,年华两鬓皤。 还期解羁绁,紫陌笑联珂。 注释: 1. 淑气届清和:淑气指的是春天的气息,清和表示清新和平和。 2. 春游兴已过:春天的游玩兴致已经过去。 3. 草晴香雾合:草上的阳光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与雾气交织在一起。 4. 花尽绿阴多:花朵凋谢,只剩下茂密的绿荫。 5. 事业孤衷在:指自己的事业心仍在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令。暮春,指暮春时节,即晚春时期,一般指阳历4月到6月。绿暗红稀:形容春天景色的凋零。杜宇:杜鹃鸟,又名子规。 【赏析】 “绿暗红稀春已深。”是全诗的总写,总领下文。首句“绿暗”点明暮春时节,万物凋零;次句“红稀”则说明花事衰残。这两句写出了暮春时节的景色,为下两句写人、抒怀作了铺垫。 “懒听杜宇唤归音”,是说此时诗人无心于世事,更无心思去聆听那催人归去的杜鹃鸟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来思考即可。 (1)“春日辉辉射碧流”“春云淡淡匝平畴”,这是对暮春时节景色的描写,其中“春日”、“春云”是关键词,它们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特点——明媚、温暖、和谐、宁静。 (2)“农夫荷锸出门去”一句中,“农夫”是关键词,农夫在出门时,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他要去播种希望,去播种未来;“锸”是农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和标准,如本题中“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进行分析即可。 暮春(节选) 纱窗睡起霭朝晖,满院莺声花正飞。 闲里不知因甚事,春来容易送春归。 注释: ①暮春:春季将尽的时候; ②纱窗:纱窗是古代女子睡觉时用的帘子,用来隔断室内和室外的空气。
【注释】: 暮春:春季末。 白日去何速:太阳下山得多么快啊! 青春不可羁:青春年华怎能被束缚呢? 棘林花落子:桑树丛中,花瓣飘落如雨。 茅屋燕将儿:燕子在简陋的屋檐下筑巢。 酒债怜清老:借酒消愁的人可怜那些年纪轻的人。 风尘笑牧之:风吹草低见牛羊,牧人笑得很开心。 呼童扫苔径,应有客相迟:让童子打扫着落叶铺成的小路,等待朋友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和抒发作者内心情怀的古诗
暮春 羁旅身长病,蹉跎岁乂残。 头颅应渐改,梦寐若为安。 省事慵开户,无言独倚栏。 深杯聊复举,长铗未须弹。 注释: 1. 暮春:指春天的傍晚。 2. 羁旅身长病:意思是在旅途中身体常常感到疾病缠身。 3. 蹉跎岁月:蹉跎,指消磨时间;岁月,指时光。形容虚度年华。 4. 头颅应渐改: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容颜会逐渐改变。 5. 梦寐若为安:意思是在梦中也难以找到安宁。 6. 省事慵开户
【注释】 暮春:即暮春时节。清景:指春天的景色。阑珊:衰败、衰减。花落:花瓣飘落。东风:春风。满地斑:满地都是落叶。啼鸟:鸟儿啼叫。绿杨:嫩绿的柳树。枝上语绵蛮:柳树枝头上传来断断续续的鸟鸣声。绵蛮:形容声音悠长、连绵不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色的诗歌。首句“一年清景”点出时令,总摄全诗;次句“花落东风”具体描绘暮春之景,以“花落”二字总括全篇,既见落花之多,又暗寓着春光之将老。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暮春》,全文如下: 鞍马辞京去,维时已暮春。 残花留舞蝶,飞絮逐行人。 树暗啼黄鸟,波澄跃紫鳞。 白云晴冉冉,瞻望重思亲。 注释: - 鞍马辞京去:骑着马离开了京城。 - 维时已暮春:正是暮春时节。 - 残花留舞蝶:残花飘落,蝴蝶在花间飞舞。 - 飞絮逐行人:纷飞的柳絮追随行人。 - 树暗啼黄鸟:黄昏时分,鸟儿在树上啼叫。 - 波澄跃紫鳞:清澈的河水中,鱼儿跃出水面。
【注释】 1. 暮:春末。 2. 阑珊:衰败,衰落。 3. 飞尽:飘零。 4. 闲门:指僻静的门户。 5. 要路:主要道路、交通要道。 6. 惆怅:因失意而伤感。王孙:古时称贵族子弟为王孙或公子。 【译文】 春天快要结束了,景物渐渐稀少,梨花落尽,柳花飘散。偏僻的小门,繁忙的道路,都长满了花草。惆怅的是贵族子弟独自未归,令人伤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暮春时节有感而作
注释: 暮春:指初夏时节。柳条轻:形容柳条随风轻拂,摇曳生姿。山花半老莺:山中花朵已开一半,而黄莺也渐显老态。迟日满帘飞絮乱:天晚了,帘外飞舞着飘荡的柳絮。不堪肠断是清明:我实在难以忍受这令人心碎的景象,因为它正是清明节。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感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风、柳条、山花和莺鸟等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而柔美的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逝去的感慨
注释:暮春时节,杜鹃鸟的叫声不断。庭院的门巷里,已经没有人再荡秋千了。 我怕再看那荼蘼架,因为春天的时光又一年过去了。 赏析:这是一首写暮春景色的小诗。诗人以“鶗鴂”起兴,渲染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气氛。门巷里无人荡秋千,表现出一种空寞落寞的意境。最后一句“怕看荼蘼架”,既点出了时间,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伤感和无奈。全诗语言朴素而优美,富有韵味
注释: 暮春:暮春时节。 闲步空阶有所思,无端新绿又盈枝:在空闲时,漫步在空荡的台阶上,心中思绪万千。不知不觉间,新绿已经布满了树枝。 暮春天气人如醉,喜听莺声未老时:暮春时节的天气使人感到陶醉,我喜欢在这个时候听到黄莺清脆悦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象和心情的诗。诗人在暮春时节,漫步在空荡的台阶上,看到新绿满枝,心绪万千。这种景色让人陶醉不已,更让人对春天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赏析】 这首诗写暮春景色。首句“堂堂春不住”,写春天的无限美好,但转眼间就消逝了。次句“片片逐花飞”,写落花飞舞的景象。第三、四句则以红襟燕自喻,写自己虽然年老,但仍怀壮志,期待着早日归隐。全诗意境清新优美,语言平易自然,不雕琢而工巧,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堂堂春不住”,“堂堂”是盛大的意思,这里指明媚的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最向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天又是短暂的
诗句释义: 1. 暮春 2. 鸠妇催晴三月天,东风无力雨廉纤。 3. 翻书啜茗消长日,满院飞花不卷帘。 译文: 1. 暮春 2. 春末的清晨,天空中的鸟儿催促着阳光的出现,三月的天气晴朗。但东风无力,雨水轻柔细腻,让人感到些许凉意。 3. 闲暇之余,我翻开书籍品茶消磨时间,庭院里飞舞的花絮也似乎没有打扰到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宁静生活。首句"暮春"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
【解析】 “暮春”的意思是“春天将要过去了”。“不觉”的意思是“不知不觉中”,“天涯人未还”的意思是“不知在何处,没有回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不觉间,春天即将过去了,而远方的游子还没有回到家里。 【答案】 译文:不知不觉间,春天即将过去了,而远方的游子还没有回到家里。可怜巾上泪,点点尽成斑。 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盼归的诗。“不觉春将去,天涯人未还”,写思妇的望眼欲穿之情;“可怜巾上泪
《暮春》 底事春将暮,风狂雨又斜? 绿肥千个竹,红瘦一庭花。 书喜能医俗,诗惭未到家。 鬓毛惊欲变,无术返年华。 注释: 1. 底事春将暮:春天将要结束了,是什么原因呢? 2. 风狂雨又斜:狂风暴雨又来袭了。 3. 绿肥千个竹:绿色的竹子长得茂盛,像绿色的食物一样丰满。 4. 红瘦一庭花:红色的花朵变得憔悴,只剩下一院子的凋零。 5. 书喜能医俗:读书的喜悦能够治愈世俗的烦恼。 6.
【注释】: 出世:指隐居。无非:只是。造孽:做坏事。人情反覆总无真:人世间的感情变幻莫测,总是没有真心。时翻画谱消愁境:时常翻阅画谱来排遣忧愁的心情。长闭柴门避俗尘:常常关闭柴门避开世俗的纷扰。冷淡:冷落、孤寂。合凭梅作伴:只能倚仗梅花为伴。清幽:清静、幽雅。喜与月为邻:喜欢和月亮做邻居。韶光:美好的时光。迅速:快速。真如电:像闪电一样快。 【赏析】: 这首五绝写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看法
【解析】 此诗首联写春日景色,二、三、四联写惜花之情。末联抒发惜花之心。 【译文】 连天轻寒已上衣,残花败叶要珍惜芳菲时日。 荷花池水因风波动着,竹窗帘开盼燕归来。 佳句偶从花朵间得到,好春多在雨中违失。 小园何必多关心?只恐红梅绿萼都肥厚了。 【注释】 ①上袷衣:加穿上衣。②婪尾:指牡丹。③荷池:即荷花池,泛指池塘。④竹牖:用竹条做成的窗户。⑤好春:美好的春天。⑥佳句:美好的句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暮春时节的感慨之情。 暮春 - 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通常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哀愁的季节。 韶景难留独问天,更嫌连日雨绵绵 - 这里用“韶景”来表达春天的美好景致,但春天的美丽却难以长久留住;接着提到连续不断的雨水使得春天的景象更加凄凉。 绿肥红瘦莺声老 - 描述了春天里万物生长的景象,如绿色的草地、鲜艳的花朵,以及鸟儿的欢唱;但同时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被连绵的雨打乱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 焚香展卷乐忘机,披读黄庭懒卷帏:在暮春时节,烧香展卷,享受着读书的乐趣,懒得卷起帷帐。 不是荼縻花落砚,依然还未觉春归:荼縻花已经落下,可砚台上的墨汁还未曾干涸,因此我还没有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和心境的诗。诗人在暮春时节,焚香展卷,享受着读书的乐趣,懒得卷起帷帐。此时,荼縻花已经落下,但砚台上的墨汁却依然未干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韩偓的《暮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1. 却凭何物饯春归,泪洒风前送夕晖。 注释:用什么东西来饯别春天呢?我在风中泪洒,送走了夕阳。 赏析:诗人在暮春时分感叹时光流逝,感慨自己无法挽留这逝去的美好时光,泪水如泉涌般洒落,仿佛在为春天的离去送行。 2. 莺舌唤将芳草暮,蜂须撩引落花飞。 注释:小燕子的话语唤醒了黄昏的芳草,蜜蜂的胡须撩拨着落下的花片。 赏析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 东山下林影,西阁日光残。: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东山是日出之地,西边的阁楼是夕阳下的影子。 幽花生暮寒。:形容春风拂过的地方,花草生长得更加茂盛
暮春 一声啼鸟夕阳斜,寂寂空亭数落花。 春不恋人将欲去,小楼疏雨在天涯。 注释: - 暮春:春天的傍晚时分。 - 啼鸟:鸟儿鸣叫的声音。 - 夕阳斜:夕阳西斜。 - 寂寂:静悄悄的样子,形容四周非常安静。 - 空亭:没有其他人的亭子。 - 落花:凋零了的花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一声啼鸟夕阳斜",诗人以鸟啼声为引,勾勒出夕阳西下的美景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春暮饶佳景,闲行踏碧苔。” - 注释: 春天即将结束,但景色依旧美好。 - 译文: 暮春时分,美景仍多,我悠闲地漫步在碧绿的苔藓之上。 2. “落花浮水面,戏蝶舞墙隈。” - 注释: 落下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蝴蝶在墙边嬉戏。 - 译文: 飘落的花瓣随波逐流,而蝴蝶则在墙边翩翩起舞。 3. “春拂兰丛暖,阴移竹影回。” - 注释: 春风轻拂着兰花丛,带来温暖
暮春 莫怨春归早,花馀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注释: - 暮春:指春天将要过去的时候。 - 莫怨春归早:不要抱怨春天来得太早。 - 花馀几点红:花朵已经凋零,只剩下几点红色。 - 留将根蒂在:留下花的根茎。 - 岁岁有东风:每年都有春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首句表达了对春天早早离去的遗憾,因为花儿已经凋谢,只剩下几朵红色的花瓣。第二句则是希望把花的根茎留下来
【注释】 暮春:指暮春时节。 焚香展卷乐忘机:点燃香,展开经卷,乐于忘却尘世的烦忧。乐忘机,即忘机,《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郭象注:“真人之息,不至口鼻,故能忘情于外物也。”这里指忘去尘世杂念。 披读:阅读。 黄庭:道家养生术的一种方法。 荼縻花:又名木槿,一种花卉。 落砚:落笔砚上,指书写。 未觉春归:没有感觉到春天已经过去。意思是诗人在暮春时分依然沉醉于读书之中
注释: 暮春:指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即初夏。 韶景难留独问天:美好的春光难以挽留,只能独自对着天空发问。 更嫌连日雨绵绵:更觉得连续的阴雨不断。 绿肥红瘦:形容草木茂盛而花朵凋谢的景象。 莺声老:黄莺的声音也变得沙哑了。 辜负春风又一年:辜负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即将过去的春天的画面。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对着天空发问了,为什么美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
【注释】 1. 开残:花残。 2. 婪尾:指牡丹的花朵已落尽。 3. 好春:美好的春天。 4. 红稀绿转肥:指花叶茂盛,颜色鲜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两句“连日轻寒上袷衣,开残婪尾惜芳菲”,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连日来的轻寒使得人们穿上了夹衣,而盛开的花朵也即将凋零。这里的“轻寒”和“芳菲”都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解析】 “暮春”即春天将尽。首句写春将尽,第二句写风雨无情,第三句写庭院花木被雨打风吹,第四句写自己因才疏学浅而惭愧,第五句写自己因年迈鬓发变白而感到惊惶,最后两句说自己没有方法阻止岁月在自己身上流逝。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即将过去,狂风暴雨又斜着袭来。绿竹成荫,红梅瘦弱,庭院里的花木也经受不住风雨的摧残了;我虽然喜欢读书能治病,可我的诗歌却还没有达到家的水平。人到老年,鬓毛变白,不知如何是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暮春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暮春(mùchūn): 指春季结束之时。 2. 片片残红漾碧溪(piàn piàn cán hóng yànng bì xī): 形容落花如同片片残红般随溪水荡漾,形成美丽的风景。“残红”指的是凋谢的花,这里的“红”是形容词,用以形容花的颜色。 3. 卷帘人立小窗西(juàn lán rén
暮春 春雨初晴日正长,杨花点点扑回廊。 无聊窗下闲消遣,戏课儿孙读几行。 注释: 【暮春】暮春: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春雨初晴日正长】春雨过后,阳光明媚,天气晴朗。 【杨花】杨树的花,又名木棉花,白色或粉红色,形状类似棉花。 【点点】形容数量多且小,如星星般密集。 【扑】落下的样子。 【回廊】回廊:古代建筑中供人行走的走廊,两旁有墙壁和栏杆。 【无聊】无事可做;闲暇无事。 【窗下】窗户旁边。
解析 诗句释义 1. 暮春 - 指春季的晚期或初夏时节。 2. 才知春信到梅间 - 春天的消息刚刚到达,就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和香气。 3. 不觉花期事已删 - 花朵盛开的时间已经过去,不再期待。 4. 处处成阴千树绿 - 到处都是树木茂密的阴影,呈现出一片绿色。 5. 频频唤雨两鸠斑 - 经常下着小雨,使树上的两只喜鹊变得斑点驳杂。 6. 农夫播谷休嫌早 - 农人播种庄稼
注释: 暮春:即晚春,指春季的最后阶段。 深绿园林鱼未休:深绿色的园林中,鱼儿游来游去,不曾停止。 无边红紫望中收:无边的红花和紫色的花,在远处都可以看见,但都还没有完全开放。 东风有意催春去:东风似乎有某种意图,想要把春天赶去。 一夜杨花满陌头:一夜之间,杨树的花瓣飘满了道路两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首句"深绿园林鱼未休",生动地描绘出园林中鱼儿自由自在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