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珠
【注释】 主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学陶潜:陶潜即东晋时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画家(“四友”之一)。他开创的田园诗一派,以清新自然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当时社会现实,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篱:篱笆。篱下:篱笆下,这里指园中。露未干:天刚破晓时,露水还没完全消失。 此句意谓一年中的花事都结束了。尽:结束。众芳看:众花之观赏者。 赏析: 此诗是写菊花盛开,主人在篱下栽花,自得其乐。诗中说
【注释】 点绛唇·秋夜:词牌名,又名“凤箫声”、“锁窗寒”。《乐章集》入“越中教坊”调。双调,七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片第一、二句,下片第二、三句为对仗。 静:平静。料峭:指风势。秋风的劲吹使人感到刺骨的冷意。老:形容秋天的萧飒。 浮云如扫:形容秋天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湛蓝。 月到天心小:指月亮高挂在天空,光芒四射,照得人心旷神怡。 南华:南华真人,即庄子。他写的《庄子》一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描写女子的美丽和情感的抒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首句:“菱花乍启觑分明。” - 注释:这一句描绘了女子刚刚打开菱花镜,仔细端详自己的容貌的情景。 - 赏析:通过“乍启”和“觑分明”两个词,传达了女子在梳妆打扮后,想要细致观察自己面容的心情。 次句:“云鬓拢,玉钗横。”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女子用发簪固定头发的动作
【注释】 湘帘:用湘绣做成的帘子。 茜:一种草本植物,通称茜草。 茶经香传:茶经是唐朝陆羽所著,这里指茶。 【赏析】 《点绛唇》(夏日偶成)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写闲情逸趣。全词以雨后庭院景色为背景,通过写自己午睡初醒的情景,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上片起首两句“漫卷湘帘,正雨过凉生庭院”描写了一幅雨过后的庭院图。“漫卷”二字,写出了动作的轻松自如
忆江南·闺情 空庭静,翠色上帘旌。好鸟数声惊梦短,落花几片点苔轻。 无语总含情。 注释: 1. 空庭静 - 庭院空旷宁静。 2. 翠色上帘旌- 绿色的树叶映在竹帘上。 3. 好鸟数声惊梦短- 几只鸟儿的叫声把梦惊醒了。 4. 落花几片点苔轻- 几片落花落在苔藓上,显得很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小诗,通过空庭、翠色、好鸟、落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以空庭为背景
诗句释义及译文- "接家书":接收来自家中的书信。 - "书寄平安慰远人":将书信邮寄给远方的亲人,以此慰藉他们。 - "那知对此倍思亲":但不知收到这些书信后,对家人的思念会加倍。 - "高堂真否身康健":想知道家里老人的身体是否健康。 - "雁字分飞已四春":知道有如大雁南飞那样,春天时人们已经各自东西了。 译文 从家中收到的书信中,我寄出安慰远方的亲人。
【注释】 ①征篷:指行旅中的篷帐。②罗衾:指用丝绸做成的被子。漏欲终:指时间已经到了深夜。③浙西:今浙江省西部,这里泛指远方之地。④梦魂:梦中的灵魂。 【赏析】 雨夜舟中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与弟弟苏辙同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写春雨连绵不断,洒落在旅途中的帐篷上,诗人独自抱着罗衾进入梦乡,但夜已深了,时间已过半夜。
. 高柳荫浓罩绿溪。轻舟摇过小桥西。 - 注释:高大的柳树的树荫覆盖了绿色的溪流。轻快的小舟缓缓地划过一座小桥的西边。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2. 波潋滟,影迷离。 - 注释:水面波光粼粼,影子朦胧而迷离。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水面和影子,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景象,增加了诗句的美感。 3. 斜阳几树晚鸦栖。 - 注释:夕阳下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禹偁的《书怀》,其内容如下: 雨过中庭万象清,绿阴深处晚凉生。 自移竹榻来幽院,坐听枝头好鸟鸣。 注释: - 雨过:雨后天晴。 - 中庭:庭院中间。 - 万象清:万物都被洗涤得一尘不染,显得非常清新。 - 绿阴:指茂盛的树荫。 - 深:深远。 - 凉:凉爽。 - 自移:自己搬来。 - 幽院:寂静幽深的院子。 - 坐听:静坐倾听。 - 枝头:树枝上。 - 好鸟鸣
【注释】: 种菊次(zòng)外韵:种菊时以“东篱”为韵,此诗是作者在种菊时即兴所作的七言律诗。主人:指诗人自己。幽兴学陶潜:幽雅的兴趣学习陶渊明的隐逸生活。陶渊明:晋代著名诗人,因不愿与黑暗腐败的官场同流合污,辞官归隐田园,自耕自食。 东篱:古人常在园中种植菊花,以东篱为名,借指菊花。露:指早晨的露水。干:枯,凋谢。 花事一年从此尽:一年的花期就此结束了。 等闲莫作众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