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子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园亭主人不在时,园内花盛开的景象。 “铜环半面涩虾蟆”:园亭主人外出时,园门的铜环被锈蚀,显得有些粗糙。 “鹦鹉睡,懒呼茶”:园中鹦鹉在睡觉,懒得叫人给它倒茶。 “胭脂新湿小窗纱”:胭脂色的窗纱上还沾着昨夜的雨露。 “柳线渐胜鸦”:柳丝渐渐茂盛,超过了乌鸦。 “无人到”,无人欣赏园内美景,无人赏花。 【答案】 译文: 铜环生锈,园门紧闭,园中的鹦鹉在熟睡
注释: 沁园春在画桥西,花月价,贱如泥。 碧城高与粉墙齐,拟把数行题。 题未了,斜日乱莺啼。 译文: 我在画桥西边,看着满地的花瓣和月亮,它们的价值低得像泥土一样。 碧城的高楼和红墙齐平,我打算在上面写几行字。 写完了,斜阳中乱莺在啼叫。 赏析: 这首词是《沁园春·柳》,作者为宋代词人秦观。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表达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词中“花月价,贱如泥”一句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盲风猛雨”为引子,描写了一幅江南水乡图。 首句中的“盲风猛雨拂轻车”,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暴雨中,车马艰难前行的情景。这种景象既突出了风雨之猛烈,又暗示了诗人旅途之艰辛。 颔联“杨柳岸,马蹄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这里的“杨柳”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勃勃生机,而“马蹄沙”则暗示了道路的坎坷不平
【注释】 ①乍寒乍暖:天气时冷时暖。暮春天:指春季的末梢,即暮春时节。②梅豆小:指小梅。③麦花妍:形容麦花盛开。④风梳碧柳一村连:风吹绿柳,村村相连,景色宜人。⑤远岫抹晴烟:远处山峰被薄雾笼罩,显得朦胧迷离。⑥残照外、啼鸟和流泉:夕阳西下,鸣叫的鸟儿在溪水边嬉戏,泉水潺潺。 赏析: 这首词写景抒情并举,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暮春景色画卷。全词意境清丽,语言流畅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描写女子的美丽和情感的抒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首句:“菱花乍启觑分明。” - 注释:这一句描绘了女子刚刚打开菱花镜,仔细端详自己的容貌的情景。 - 赏析:通过“乍启”和“觑分明”两个词,传达了女子在梳妆打扮后,想要细致观察自己面容的心情。 次句:“云鬓拢,玉钗横。” - 注释:这两句描述了女子用发簪固定头发的动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夜凉人静小庭空。花影乱,碧阴重。披襟消受晚槐风。 往事叹匆匆。贪露坐,斜月转梧桐。 注释如下: - 夜凉人静小庭空:夜晚清凉,人们都已安息,庭院里显得格外空旷。 - 花影乱,碧阴重:花朵的影子在地面上交错,绿树的影子又浓又密。 - 披襟消受晚槐风:敞开衣襟,享受着晚风的吹拂。 - 往事叹匆匆:对过去的事情感到叹息和留恋,但时间过得很快,无法停留。 - 贪露坐,斜月转梧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综合推断全诗的内容。首先理解全句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进行分析。“银床金井晓啼鸦”,银床金井:形容庭院的华丽。晓啼鸦:指乌鸦在黎明时叫。帘额上,衬红霞:指红色的窗帘上,衬着红霞。“同心栀子夜开花”:指夜间开放的花朵。 【答案】 我被鸟鸣声吵醒,看到红色的窗帘上,映衬着红霞
【注释】 织金:织锦。重:厚重。提笔:写文章。双扼臂:双袖交叉在胸前,像扼(拿、捏)住手臂一样。平头:圆的头。吹蜡炙铜笙:吹奏铜笙。叶底弄莺声:莺鸟在树叶上跳跃鸣叫。无好意:无意。顺郎:指友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景色的小令。全篇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画:春风送暖,柳枝吐绿,莺飞花笑;诗人身披锦袍,懒洋洋地提笔作诗,却见一只小鸟在柳叶间嬉戏。此景虽幽美宜人
注释: 画眉(女子化妆用的眉笔)才刚刚画好,就马上要换上花饰的帽子。帘上细雨轻轻洒落,篆香已经残存。雀钗金环镶嵌得十分光滑,但感觉却有些涩滞,好像烟雾缭绕着发鬟。 风吹拂过柳丝,让人感到一丝寒意。我青一把,把花冠搭在小栏杆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梳妆打扮的词,描绘了一幅细腻、生动的画面。 第一句“画眉才了换花冠”,描绘了女子刚刚完成了画眉的工作,就立刻开始更换花朵装饰的帽子
【注释】 1. 甘州:地名。位于今甘肃张掖市。子溪:即子江,甘州城附近一条河。 2. 昼长:白天时间长,指晚上。人梦:入梦。小红楼:女子的卧室。 3. 横剃枕:横着放置的枕头。 4. 压春愁:春天的忧愁。 5. 绿窗花影袅烟柔:绿窗中花影摇曳,如烟雾般柔和。 6. 乳燕:初生的燕子。坠香篝:掉入香草制成的枕头。 7. 贪睡稳:因睡得很香而睡得很安稳。下帘钩:拉开窗帘。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