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槎
【注释】 ①己丑:指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元旦,新年。众兴,地名,今属河北景县。 ②拥被:盖被子。 ③残更:旧历一夜分五更,夜半一更,日出前一更,日出后一更,日中又一更,共六更,称“残更”。 ④红灯:指元宵节挂的灯。疏星:稀疏的星光。 ⑤野馆:乡间馆舍。 【译文】 在众兴集上马出发北上时,马上写成四首词,是元丰七年元旦之作。 元旦那天,我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听着深夜里断断续续的报时钟声。
【注释】 己丑: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元旦:农历新年。才过大河滨:刚过黄河。大河,这里指黄河。白面馄饨烹沸水:用白面做成的馄饨,煮在沸水里。红笺帖子:用红纸做的信函。宜春:地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是北宋时的州名。 【译文】 元旦那天,刚刚过了黄河。 用白面做成的馄饨,放在沸水中煮着,红纸写的信函写着春天的祝福。 景物一番新。 【赏析】 《忆江南·其二》是宋代词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词
【注释】 江头路。山头路。 “江”和“山”都是名词作诗的韵脚,是名词的音节重复。“路”是名词作诗的韵脚,是名词的音节重复。 知在谁边住? “知”在这里是动词,表示知道、明白。“在谁边住?”是疑问句,意思是不知道在谁身边居住。 马行处。车行处。 “马行处”、“车行处”都是名词作诗的韵脚,是名词的音节重复;“处”在这里是动词,表示地方。 只有乌桕树。 “只有”是形容词词组作诗的韵脚,这里表示只有…
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赏析: 1. 诗句解读: - 春到处,瑞雪满东皋:整个春天到处都是,瑞雪覆盖了东边的田野。 - 去岁马头瞻泰岳:去年的时候在马的头部瞻望泰山。 - 今朝水面放轻舠:今天水面上放着轻快的小舟。 - 惆怅五山高:感到悲伤的是,五座山峰又高耸入云。 - 蒲水上,风送一帆轻:在蒲水的边上,风儿轻轻地送走了一叶扁舟。 2. 译文 - 春天来临时,到处都是
【注释】 ①己丑: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元旦日,指新年的开始,即正月初一。众兴:北宋时有众兴县,在今河南开封市。集起行北上:指从汴京出发向北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旦日自众兴北行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早起出发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首句“侵晓踏清尘”,写诗人天明就起身上路,踏上了通往北方的路途。次句“三十六旬新甲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此题需要对原诗内容熟悉,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第一句“画阁声方寂”,意思是说:画楼的钟声刚刚敲响,一切声音还没有响起来。第二句“秋千影半斜”,意思是说:秋千的影子已经斜了,说明时间不早,夜深了。第三句“楼外正栖鸦”,意思是说:窗外正有几只乌鸦在鸣叫。第四句“夜长无个事”,意思是说:夜晚这么漫长了,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可以弹琵琶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浣溪沙·春日游古澹园 诗句: 夹岸澄波拟若耶。绕堤门径一溪斜。 译文: 两岸水面清澈明亮,宛如若耶溪的水一样。 注释: "夹岸"指两岸;"澄波"形容水清;"拟若耶"比喻水清澈如同若耶溪的水;"一溪斜"描述水流蜿蜒曲折的样子。 译文: 两岸水面清澈明亮,宛如若耶溪的水一样。环绕小河的道路弯弯曲曲,就像一条小溪一样倾斜
山花子 寒食日忆江南 暖日熏人换裌衣。昼长香尽冷金猊。自卷湘帘看燕子,杏花飞。小艇悠扬莺早唤,画栏周折柳重围。毕竟江南春色好,几时归? 注释: - 暖日熏人:阳光温暖地照射在身上。 - 换裌衣:换上了夏季的轻薄衣裙,以适应温暖的天气。 - 昼长香尽:白天时间变长,但香气已经消散,意味着夜晚即将来临。 - 冷金猊:指香炉中的香料燃烧完毕,散发出冷冽的香气。 - 自卷湘帘:自己卷起窗帘
以下是对这首清代张槎的《浣溪沙 分手》的逐句解释和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懊恨垂杨古渡头” - 译文:心中充满了懊悔之情。 - 注释:垂杨,即柳树,常用于表达离别时的情景。古渡头,指的是古老的渡口,通常用来象征分别的场景。 2. “雁行西去水东流” - 译文:大雁向西飞行,河水向东流淌。 - 注释:这里以大雁和流水作为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和空间的流转
【注释】 元旦日:新年的第一天。 风细晓天云:早晨,微风和煦,天空晴朗。 骡马过时村酒唤,秋千飏处女儿欣:赶着骡马经过村庄时,主人招呼着喝酒,荡秋千的地方,少女们欢快地嬉戏。 村舍礼彬彬:村里的小屋整齐而美丽。 【赏析】 《忆江南·其一》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写的是京城的元宵盛况;此诗则写的是作者在众兴集(今山东诸城)北上途中所见之景。首句点明时间是新年的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