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日,拥被听残更。
爆竹数声惊倦马,红灯几点落疏星。
野馆足逢迎。

【注释】

①己丑:指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元旦,新年。众兴,地名,今属河北景县。

②拥被:盖被子。

③残更:旧历一夜分五更,夜半一更,日出前一更,日出后一更,日中又一更,共六更,称“残更”。

④红灯:指元宵节挂的灯。疏星:稀疏的星光。

⑤野馆:乡间馆舍。

【译文】

在众兴集上马出发北上时,马上写成四首词,是元丰七年元旦之作。

元旦那天,我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听着深夜里断断续续的报时钟声。

一阵爆竹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只见倦怠的马匹惊跳了几下。

几盏红灯笼挂在疏朗的夜空,像星星点点地映照在天边。

一路上,我来到一处乡间的馆舍,在那里小憩片刻。

赏析:

《忆江南》是北宋词坛巨擘苏轼所作的一组词,共有十首。这组词是作者因政治原因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这组词风格清新明快,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明白晓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篇为《忆江南》组词中的第四首。这首词以记叙元旦日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画。起句写听钟声,这是词人起床后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一天活动开始的标志。下两句写起床后听到的是报时的鸡声,而不是钟声,说明时间已是深夜,而且已过子正。这种由静到动的转变,使读者感到词人的心境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爆竹数声惊倦马”一句,生动地写出了词人从睡梦中醒来的情景。“数声”说明不是一声而是连续数声,突出爆竹之声特别响亮。“惊倦马”表明词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惊”字用得极为传神。它既写出了马受惊后的情态动作,也写出了词人在惊蛰之后仍难入眠的心理感受。

“几处早莺争暖树”,这句的意思是说,树上的鸟儿已经争相飞往阳光温暖的树枝上去了。“几处”是几个地方的意思,“早莺”即春燕,是诗人对初春时节的莺鸟的一种称呼。“争暖树”是说它们争相飞到阳光温暖的地方去筑巢,因为这时天气逐渐转暖了。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早莺以人的行为特征,显得十分生动、形象,同时寄寓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谁家新燕啄庭花?”这句的意思是说,是谁家的燕子正在啄食庭院里的鲜花呢?“庭花”指的是庭院中的鲜花。这里的“啄”字用得很巧妙,既表现了燕子的动作,也表现了它的欢快心情;“庭花”则表现了庭院的宁静和美丽。这几句诗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情,使人物的感情得到很好的表达。

“旧苑西风曾断肠”,意思是说,以前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们现在都已离世而去,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度过余生。“旧苑”是指以前的住宅所在地。“西风”是指秋风。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感叹。他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如今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度过余生了。这种情感是非常深沉而痛苦的。

“凭高满眼风光异”,意思是说,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色与以前大不一样。“风光异”指的是自然风光的变化。这里的“风光”是指大自然的景观,也可以理解为社会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他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如今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度过余生了。这种情感是非常深沉而痛苦的。

“只有长江水向东流”,意思是说,只有长江的水还是那样不停地向东流淌。这一句诗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感伤之情。他曾经在这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如今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度过余生了。这种情感是非常深沉而痛苦的。

本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将词人对故园的无限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意境清丽、格调高远,堪称咏物抒情的典范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