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宵春雨洒征篷,独拥罗衾漏欲终。
千里怀人无远近,梦魂长在浙西东。
【注释】
①征篷:指行旅中的篷帐。②罗衾:指用丝绸做成的被子。漏欲终:指时间已经到了深夜。③浙西:今浙江省西部,这里泛指远方之地。④梦魂:梦中的灵魂。
【赏析】
雨夜舟中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与弟弟苏辙同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写春雨连绵不断,洒落在旅途中的帐篷上,诗人独自抱着罗衾进入梦乡,但夜已深了,时间已过半夜。
次句写诗人独宿孤帐,怀思远方亲人,夜半醒来,听到滴答的漏声,不禁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诗人把弟弟比作自己的手足,说明兄弟情深;又把弟弟比作自己心爱的人,说明兄弟情深。
后两句是说,虽然身在他乡,但弟弟的形象却长留在诗人的心间,他梦见弟弟时也感到十分亲切。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他对弟弟的思念之深、之切。
【评析】
这首七律写得很有特色,其特点是语言浅显,明白如话,但又富有韵味。全篇无一典实,全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却又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