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僧诗。全诗四句,每句都是写景,但各有侧重。前两句写山,后两句写僧。 第一句“莲峰晴,清梵绕”。莲花峰的晴天里,清雅的梵音缭绕。莲花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康镇境内,因山峰形似莲叶而得名。清梵,佛教用语,指清静的梵声。 第二句“一盂一口螺舟小”,经千函,月出皎,禅意溪花悄悄。一盂一口,形容船小而简陋,供人坐卧。经千函,形容和尚诵经念佛的声音非常清晰。月出皎,形容月光明亮
诗句原文及翻译: ``` 烟水渔樵细讨论,庞公隐处长儿孙。 芙蓉国,槿花村,不知何处入柴门。 ``` 译文: 在烟水朦胧中,渔人、樵夫低声细语地交流着他们的生计之道,他们如同庞公那样隐居,子孙兴旺。 芙蓉般的国度,槿花般绚丽的村庄,不知何处是进入那柴门的道路。 注释: - 烟水渔樵:指雾气蒙蒙的水面上,捕鱼和打柴的人。 - 庞公:指唐代隐士庞德公,他的家风淳朴,子孙众多,因此被后人传颂。
【注释】 蟹田:稻田。 佃渔郎:以捕鱼为业的渔夫。 傍:靠近。 网船:张有渔网的船。 五更初:指深夜时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民生活的诗,作者读张志和《渔歌子》后,因思故山隐居生活追拟其意而作此诗。开头两句“蟹佃渔郎傍水居,鸣榔齐过绿杨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 “螃蟹佃农”是说渔民在稻田上打螃蟹。这两句诗描写了乡村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生活情趣。 “烟漠漠雨疏疏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 其四:是《渔歌子·其一》的第四首。 放翁: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张志和:唐代著名文人,自号烟波钓徒,擅长写词,有“渔父”之称。 故山:故乡。 隐居追拟其意:模仿张志和隐逸生活的风格。 予:我。 湖上仲兄:指作者友人。 贻:送给。 湖上仲兄六首:即《赠湖上仲兄》。 【译文】 门迎秋水碧茫茫,红色和白色的荷花覆盖着锦缎般的池塘。 莲子嫩,藕丝香
【注释】 放翁:张志和,唐代著名隐士。 湖光如练:形容湖水清澈碧绿,像一条洁白的绢带。 青:绿色。 新向:刚刚建造。 構(gòu):建,搭建。 坞:山谷。 屏:屏障。 双鸥:指湖面上飞翔的白鸟。 汀(tīng):沙洲。 【赏析】 《渔歌子》共六首,这是其一。作者在湖山之中构草亭,花木成荫,柳树为屏,家与双鸥同处一汀。 此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于湖边山水间的幽静生活。“湖光如练万峰青”
译文: 在湖面上,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两两只小舟缓缓向远方的天边航行。夕阳西下时,红树绿树之间,一叶白帆飘过我小窗前,仿佛是故山隐居的人归来。 注释: 1. 平湖风定浪花圆:湖面风平浪静,水波荡漾,形成圆圆的浪花。 2. 两两归舟向远天:每只小船都驶向遥远的天际。 3. 红树外,夕阳边,片帆飞过小窗前:在红树丛外,夕阳即将落下的地方,一叶白色的船帆掠过我的小窗前。 4.
注释:鸭子的羽毛像绿色的油彩,鹅儿点缀在小池塘里,显得十分幽静。 月光明亮的夜晚,秋风凉爽的秋天,一家人围坐在板桥头上。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图。首句写景,以鸭绿和鹅黄点染出碧油的质感。第二句写人,“点缀”二字写出了鹅儿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接着两句写景,“明月夜,好风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最后两句写人,“一家齐坐板桥头”
注释: 炼气凝神入窈冥,手携芝草诵黄庭。 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专心致志地深入幽暗的玄妙境界,手中拿着灵芝,口中诵读着道家经典中的《黄庭经》。 桃九熟,鹤千龄,争似松涛万壑青。 桃花九次盛开,仙鹤一千年寿命,这些都不如松树在山涧峡谷中发出的阵阵松涛声那么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士修炼过程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以炼气凝神为引子,描绘了自己修炼过程中的心境
【注释】 【其一】 - 急风吹:形容风势迅猛。 - 惊涛起:指海面上波涛汹涌,水声震耳。 - 扁舟稳住烟波里:小船在波涛中稳定地前行。 - 酒初甜:指酒刚刚入口时的感觉非常甜美。 - 鱼正美:指鱼儿正在最佳时期,肉质最为鲜美。 - 几度斜阳逝水:形容夕阳西下,江水缓缓流动的情景。 - 好西湖:指美丽的西湖。 - 应无比:表示没有什么能够与之相比。 - 藕花菱蔓牵船尾
渔歌子·渔父 蓼溆蘋洲不系船。渔家风月浩无边。 倾浊酒,挟飞仙。笛声吹破洞庭烟。 注释:在长满水草的湖泊中没有固定的船来停泊。这里的渔夫们享受着无边无际的自然风光。他们一边品尝着浑浊的酒,一边伴随着仙人般的笛声,那美妙的音乐仿佛能将整个洞庭湖上的烟雾都吹散。 赏析: 这首《渔歌子·渔父》是一首描写渔家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夫们在自然之中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