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三径西风雁到迟 注释: - “三径”可能指的是通往某个地方的三条小道。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或精神追求。 - “西风”通常代表着秋季和萧瑟的气氛。这里的“西风”可能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状态。 - “雁到迟”可能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伴随着迁徙的大雁,但大雁到达的时间并不晚。这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感,或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 译文: 秋风扫过
注释: 银蒜低垂睡起迟。楝花天气耐相思。 羞对镜,怯吟诗。午倦添香入被池。 译文: 银色的蒜瓣低垂着,睡意朦胧直到醒来。楝花盛开的春日里,更让人难以抑制相思之情。 不敢面对镜子,害怕吟诵诗句。午后困倦,只好在被窝中点燃香炉增添几分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闺中女子思念远方亲人的小词。上片写女子慵懒的情态和对镜无语的情形。首句“银蒜低垂”是状物,写银白的蒜瓣像低垂的玉簪一样;次句“睡起迟”
. 高柳荫浓罩绿溪。轻舟摇过小桥西。 - 注释:高大的柳树的树荫覆盖了绿色的溪流。轻快的小舟缓缓地划过一座小桥的西边。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2. 波潋滟,影迷离。 - 注释:水面波光粼粼,影子朦胧而迷离。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水面和影子,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景象,增加了诗句的美感。 3. 斜阳几树晚鸦栖。 - 注释:夕阳下
注释:石溜水声清脆,在竹林的门口流淌。鹭鸶张开翅膀站在渔矶上,晒着翅膀。山翠绿而湿润,野烟缭绕,树叶在微风中飘落,落在葛衣上。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色。画面以竹扉、鹭鸶和渔矶为载体,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石溜泠泠响竹扉"中的"泠泠"形容石溜水声清脆,"竹扉"则表现出环境幽静。"鹭鸶晒翅立渔矶"中,"鹭鸶晒翅"形象地表现了鹭鸶悠闲自在的状态,"渔矶"则暗示了这是一处捕鱼的好地方
诗句解析 1 钓竿轻,蓑草绿:描述钓鱼用的竹竿和覆盖在身上的蓑衣的颜色。这里的“绿”指的是蓑衣的颜色,而“轻”则描绘了钓鱼竿的质感。 2. 夜深星斗随船宿:夜晚降临,星星点点,与渔船相伴。这表达了一种宁静、悠然的夜晚渔夫生活。 3. 独捻须,双赤足:这里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坐着,同时表现出他的悠闲和自在。"捻须"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优雅行为,象征着沉思或品味生活;“赤足”通常与自然
【释义】: 秋天的夜晚,露水滴滴落在花上,花也感到寒冷。月亮多情地照着忧愁的人。 灯影模糊,漏壶中的水缓缓滴落。断断续续的钟声和断断续续的砧声。 【赏析】: 《渔歌子·秋夜》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写了作者深夜观月听钟的情景,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韵味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渔歌子·新涨如云欲到门》 - 译文:新涨的江水好像云朵一般,要涌到我的门前。每年春天都会洗掉落花的痕迹,斜照里,绿色的景色占三分,二分给春水,一分给村庄。 - 注释: 1. 新涨如云欲到门:形容江水上涨得非常快,仿佛要涌到门前一样。 2. 年年洗尽落花痕:每年春天都会将去年的落叶冲洗干净。 3. 斜照里:夕阳西下,斜射在江面上的光景。 4. 绿三分
注释: 凉气萧萧,坐久了生出了凉意。风吹落败叶,落在闲庭。 窗户纸响,蟋蟀鸣唱。残月在半明中映衬着身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夜晚的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首句“凉气萧萧坐久生”,以“凉气”开头,形象地传达出秋天夜晚的凉爽气息。接着用“坐久生”来形容长时间坐在窗边的感受,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凉爽的气息透过肌肤,渗透到心底。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营造了一种宁静
【赏析】 这首小令,写一位渔夫在春天的傍晚撒网收网的情景,语言朴素自然。“占取烟波风露清”是说渔人驾着一条小舟在烟波渺茫的湖面上行驶,享受着风和日丽的春意。“一竿斜袅小舟横”是说渔人在船头挂着一竿钓具,小舟随流而摆。“占取”、“小舟”、“一竿”都是动词,“袅”、“横”是形容词语,形象地描摹出一幅渔人悠然自得、闲适自在的生活画面。“收网坐”,是描写渔人收拾鱼网的动作,表现了渔人勤劳朴实的性格
【注释】 青:指柳叶的颜色。艳:指花朵的颜色鲜艳。妆台:梳妆台。索:取。暗:点明时间已晚,天很黑。潜潜:形容心情抑郁。黯黯:形容心情暗淡无光。纤腰:指女子的纤细腰身。病儿:指生病的孩子。 【译文】 柳树垂挂着青青的柳条,桃花开得艳又艳。我独自坐在妆台旁愁思万千,泪流满面双眉紧皱。我取出镜子仔细端详自己的容颜,只见镜里的倩影已经憔悴消瘦。夜深人静燕儿在窗前啼叫不停,莺歌婉转令人心伤泪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