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模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渡江” - 描述一个人或群体在江河上进行的活动,这里特指的是过河。 2. 杨子波涛阔 - “杨子”通常指的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此处用以象征波涛汹涌的江河。 3. 知津已有年 - “津”指渡口或桥梁;“知”意为知晓;“年”表示时间。这句话表达的是自从人们知道如何渡过江河以来,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 4. 晴沙明鸟迹 - “晴沙”即晴朗的沙滩;“明”表示清晰可见
注释: 无限留连意,长亭尽一卮。 潮添梅雨歇,暑薄柳风微。 行色缘诗壮,离舟趁醉移。 并州故乡景,能不介心思。 赏析: 《送方质甫归兰溪》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以送别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离别时的美好瞬间和不舍之情。 首句“无限留连意,长亭尽一卮”。这里的“留连”意为留恋、依依不舍,而“长亭”则是指送别的地点,即长亭边
【注释】 枫宸:即指皇帝的居所。马首轻飘九陌尘:马头扬起,扬起尘土。比喻车马行进迅速。 樗栎(chū lì):樗树和栎树,都是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才的人。清庙选:用来形容贤能之人。莺花:春日里莺啼声和花朵开放的景象。指春天的美好景致。 香云迷梦朱楼夜:香云指香气浓郁,迷迷蒙蒙地弥漫在梦中。指梦中的景象。朱楼:红色楼房。指豪华的居所。 寒雨添愁远道身:寒雨增添了旅途的忧愁。形容身处异地
晚秋平远楼即景 半挞碧窗纱,凭栏趣转嘉。 雁声来别渚,秋色入谁家。 云去山容瘦,风来雨脚斜。 老僧谢尘鞅,坐对一篱花。 注释: - 晚秋:指秋天的晚期,也指秋天的风景。 - 半挞碧窗纱:半卷着碧色的窗户纸(纱),形容窗户敞开着。 - 凭栏:靠在栏杆上。 - 趣转嘉:趣味盎然。 - 雁声来别渚:大雁的叫声从远处传来。 - 秋色入谁家:秋天的色彩进入哪家人家。 - 云去山容瘦:云彩散去后
诗句: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 译文:在鹿溪的溪头结起了茅屋,溪水经过门前清澈可见。 注释:鹿溪溪头,指鹿溪的入口处。结茅屋,搭建茅草屋。溪水过门,溪水从茅屋旁流经。清可掬,溪水的清澈可以用手捧起来。 赏析:诗人描绘了鹿溪的景色与生活,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句: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 译文:溪边的山上,青翠的山峦被涂抹得更加浓郁,掩映着溪边盛开的花朵和竹子
东溪为叶司训玉题 夙爱朝宗水,东溪结数椽。 闲垂严子钓,晴放米家船。 花谢随春涨,鸥眠趁晓天。 宦途忆佳景,几度梦中还。 注释: - 夙爱朝宗水:夙夜都喜爱着朝阳的景色和流水。 - 东溪结数椽:在东溪边搭建了数间茅屋。 - 闲垂严子钓:闲暇时垂钓,严子陵曾在这里垂钓。 - 晴放米家船:晴天时,把米家的船放在水面上休息或游玩。 - 花谢随春涨:随着春天水位上涨,花朵凋谢了。 - 鸥眠趁晓天:清晨
寄平远台僧百炼 京国驱驰十丈埃,野心常忆远公台。 烟销竹外茶初熟,月满庭前鹤未回。 半榻白云垂纸帐,一帘香雪落岩梅。 重逢遥在秋深处,篱菊须留霜后开。 【注释】: ①京国:指京城,即长安。 ②野心:指诗人的雄心壮志。 ③远公台:晋僧慧远所建,位于庐山西林寺。 ④纸帐:纸糊的床铺。 ⑤香雪:用松花、梅花等制成的香料。 ⑥遥在秋深处:意思是说相逢遥遥无期。 ⑦篱菊:篱笆边的菊花。 【赏析】:
【注释】 成山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为佛教名山之一。 青山环古刹:指周围有绿树环绕着古老的寺庙。 仿佛画图开: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被打开一样。 禅榻(tiè):僧人坐的地方。 云宿:云雾缭绕的住宿处。 僧斋(xián jié):僧人居住的地方。 鹤陪:鹤相伴。 听泉忘久坐:听到泉水的声音而忘记了长时间坐着。 刻竹:雕刻竹子。 曾来:曾经来过这里。 老衲(nà):对出家人的称呼。 浑无事
暮春 羁旅身长病,蹉跎岁乂残。 头颅应渐改,梦寐若为安。 省事慵开户,无言独倚栏。 深杯聊复举,长铗未须弹。 注释: 1. 暮春:指春天的傍晚。 2. 羁旅身长病:意思是在旅途中身体常常感到疾病缠身。 3. 蹉跎岁月:蹉跎,指消磨时间;岁月,指时光。形容虚度年华。 4. 头颅应渐改: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容颜会逐渐改变。 5. 梦寐若为安:意思是在梦中也难以找到安宁。 6. 省事慵开户
怀何仲默 忆昔乡书谬荐樗,帝城烟月共侨居。 文传锦绣行空马,情契金兰得水鱼。 笑语别来频入梦,灯窗病后久抛书。 相思欲寄关山远,东阁梅花兴已虚。 注释: 1. 忆昔乡书谬荐樗:回忆起过去收到家乡的来信,里面误把樗(一种植物)推荐给我。 2. 帝城烟月共侨居:在帝城(皇帝居住的地方),我与月亮和烟雾为伴,共同生活。 3. 文传锦绣行空马:文章如同绣花一般美丽,就像一匹在空中飞翔的骏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