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廷模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咏物抒发自己的感慨。 题败荷鹡鸰图 写生谁执黄荃笔,貌出江南秋半幅。 芰荷零乱菰蒲寒,凉飙吹动银塘绿。 鹡鸰栖飞两不宁,似忆同群隔存没。 眼底岂无鸥鹭俦,不是知心肯相恤。 因之忽动连枝思,临题无语伤心曲。 【译文】 谁在用黄荃的笔来描绘这幅败荷鹡鸰图? 那荷花、荷叶一片凌乱,菰米和芦花都飘落在池塘中。 秋风萧瑟,吹动了池塘中的水草,使水面泛起了碧绿色。 鹡鸰鸟栖止飞翔
赣州见闽录喜晔中举 彩鹢朝天赣水过,喜闻儿听鹿鸣歌。 岂应驹步能千里,得际龙飞第一科。 培植深根皆祖泽,光荣奕叶总恩波。 谢安挈带同随计,杏苑春风待振珂。 释义: 在赣州看到了闽地的记录,得知儿子晔中举了。 彩鹢朝天赣水过,喜闻儿听鹿鸣歌。 难道是驹步就能走千里吗?有幸遇到龙飞的第一科。 培植深根皆祖泽,光荣奕叶总恩波。 感谢祖先的庇护,就像谢安一样。 谢安挈带同随计,杏苑春风待振珂。
潇湘画出一枝春,宋代王孙笔意新。 见说清风更千亩,结茅还可避嚣尘。 注释:潇湘画出的竹子在春天里挺立,宋代王孙用新意画竹。听说那清风更胜竹林中的万千竹子,结草为庐还可以躲避尘世的烦扰。 赏析:此词赞美赵松雪画竹的清逸超然之态,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上片起首二句写潇湘竹出而独秀,宋王孙以新意绘之;三、四两句言其画有清风更胜千竹,故可结茅以避嚣尘。下片写画竹者自谓能得竹之韵
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望,赏菊饮酒,以期驱邪避灾、祈求健康长寿。而这首诗,正是作者在重阳节之际所创作的,通过回忆去年与弟弟一起赏菊饮酒的情景,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思念之情。 “重阳忆利坚弟”:回忆起去年重阳节时,与弟弟一同赏菊饮酒的快乐时光。 “去年黄花开,共赏重阳节”:描述了去年秋天,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两人一同赏菊、欢庆重阳节的情景。
【注释】 太平:这里泛指太平时期。 沧浪:水波荡漾的样子。 前山:前面的山。 风雨夜来多:暴风雨来得频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诗人在溪边坐船,听着水声和醉人的歌声而陶醉的情景。全诗写景抒情,自然流畅,清新淡雅,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太平溪上客舟过”,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主人公的身份。太平,即社会安定,国泰民安;溪上,即小河之上。客舟,即游船;过,经过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逐句释义: 1. "黄叶冈头跨犊过,涧泉声似和清歌。" 注释:在黄叶覆盖的山冈上,牧童骑着牛经过。涧中的泉水声仿佛是伴着清脆的歌声。 2. "得刍寄语须归蚤,日暮寒山猛虎多。" 注释:牧童得到草料后必须赶快回家,因为天色已经晚了,山上有许多凶猛的老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诗,通过描绘牧童在黄叶冈头的情境和他在涧中听到的声音
无限留连意,长亭尽一卮。 潮添梅雨歇,暑薄柳风微。 行色缘诗壮,离舟趁醉移。 并州故乡景,能不介心思。
夙爱朝宗水,东溪结数椽。 闲垂严子钓,晴放米家船。 花谢随春涨,鸥眠趁晓天。 宦途忆佳景,几度梦中还。
半挞碧窗纱,凭栏趣转嘉。 雁声来别渚,秋色入谁家。 云去山容瘦,风来雨脚斜。 老僧谢尘鞅,坐对一篱花。
青山环古刹,仿佛画图开。 禅榻留云宿,僧斋唤鹤陪。 听泉忘久坐,刻竹记曾来。 老衲浑无事,关门护绿苔。